倒不是因为大哥。</p>
现在,他们之间,除了血缘,还有什么兄弟情?</p>
可雄英呢?</p>
二哥他们呢?</p>
他不得不为他们考虑。</p>
朱樉、朱棡没说话,只是默默点了点头。</p>
……</p>
一夜商讨。</p>
翌日。</p>
方孝孺、蓝玉、胡惟庸、吕本、黄子澄、齐泰等人,联袂来到会同馆。</p>
一张桌子两边坐,泾渭分明。</p>
朱棣坐在一边,雍鸣、东旭等坐在朱棣身后。</p>
方孝孺、蓝玉、胡惟庸、吕本等人坐在另一边。</p>
方孝孺、蓝玉歉疚看着朱棣,方孝孺拿出一份协议,递给朱棣,“燕王,这是陛下提出的条件,只要燕王答应,陛下说了,他就可以不追究,此番燕王大逆不道之举。”</p>
这番话,他说出去都脸红。</p>
但身为大明朝臣,即便没有道义,也必须说。</p>
他也是为了能和平解决争端。</p>
朱棣没有接协议,冷笑看着对面众人,“这番话,你们让皇帝来,当着本王的面,亲自说,他要是有脸义正言辞的说出来,无论事实如何,本王都承认!”</p>
既然是谈判。</p>
他就不会考虑,彼此的关系。</p>
唇枪舌战,绝不会退让半分!</p>
“王爷,还是先看看朝廷的条件吧。”蓝玉插口,将此事带过,模糊双方谁占理这个问题。</p>
朱棣看了眼蓝玉,“早这样,本王勉强还能接受。”</p>
“若是想给我扣道义的帽子,不妨回去转告皇帝,本王不怕战争继续下去,他不是要把本王下诏狱吗?看看本王有没有其他底牌,让他这个新皇,彻底下不了台!”</p>
话中,朱棣接过协议。</p>
打开扫了眼,不由被气笑了。</p>
第一条就是赔款一千万两白银,要折算成工业设备。</p>
朱棣翻转协议,对着大明一方,指着第一条,冷笑道:“本王是头一次听说,战败者向战胜者索要战争赔款,这一条,哪怕是一个铜板,本王也不会答应!”</p>
“燕王,你的海军是赢了,可你不要忘了,你全家可都在金陵城。”不阴不阳的声音响起。</p>
朱棣眼神冰冷刺骨的看向吕本,“吕本,你信不信,即便这里是金陵,本王今晚就能灭你吕家!”</p>
吕本脸色瞬间变白。</p>
不由想到了陆氏满门被灭之事。</p>
朱四郎还有底牌!</p>
这一刻,所有人都意识到了这一点。</p>
朱棣并不打算放过吕本,“这次的事情,你们围绕在皇帝身边,发挥了多大作用,别以为本王不知道,就连你和胡惟庸,瞒着先帝组建的那个,极为隐秘,组织极为严密的倒燕联盟,本王也不是不知道!”</p>
蓝玉、方孝孺脸色巨变,转头质疑看着胡惟庸、吕本。</p>
胡惟庸还好。</p>
可吕本,却脸色狂变。</p>
蓝玉、方孝孺从吕本二人的反应,便明白,朱棣所说的这个组织,是真实存在的。</p>
朱棣瞥了眼胡吕二人,收回视线。</p>
点出倒燕联盟,他是故意的。</p>
有必要,给方孝孺他们提个醒。</p>
朱棣继续看着协议条款,“第二条,大十字铁路计划终止,我燕华所有工程师,限期撤离大明……”</p>
抬头,目光扫视众人。</p>
方孝孺、蓝玉满脸无奈。</p>
昨夜,他们据理力争,反对这一条。</p>
毕竟,三百万人口,都给了燕华。</p>
现在终止大十字铁路计划。</p>
怎么看都是朝廷亏了。</p>
可胡惟庸等人,极力支持。</p>
就连陛下都倾向这一条。</p>
胡惟庸等人的理由是,首先,燕华的工程师,在大明妖言惑众,传播燕华妖风邪气。</p>
其次,终止大十字铁路计划,可打击燕华工业。</p>
最后,朝廷培养的人才,或许还不能很好的接手,但已经有了一定基础,只要朝廷栽培,朝廷的本土人才,肯定也会慢慢成长起来。</p>
陛下最终被说服了。</p>
为了能和平解决此次纷争,他们选择了妥协。</p>
“只要你们愿意,我燕华没问题。”朱棣说了句,继续低头看协议。</p>
第三条,是关闭大明境内,燕华所设立的,所有迁民办事处!</p>
这一条,朱棣没有纠结,同意了。</p>
“第四条,对我燕华来大明的货品,加征正常通关税的三倍?”</p>
朱棣抬头,看向对面众人。</p>
方孝孺为首,革新派低下头,不敢和朱棣直视。</p>
吕本为首。</p>
尤其是吕本,则满脸得意看着朱棣。</p>
“可以。”朱棣冷笑,“不过要增加一条,对等原则,大明来燕华的通关税,也加征三倍!”</p>
“不行!”</p>
吕本当即反对。</p>
加征燕华商品关税。</p>
是为了确保,大明商人的利益。</p>
可大明的商品,本来竞争力就差。</p>
而且还是些,基础性,可替代性很强的商品,燕华加征三倍关税。</p>
在燕华的售卖价格就高了。</p>
还怎么和燕华产的本土基础商品竞争?</p>
啪!</p>
朱棣把协议拍在桌案上,“给你脸了是吧?”</p>
“本王作为战胜方,本王能和你们就这份协议框架,进行谈判讨论,已经是本王身为朱家皇子,给大明朝面子!”</p>
话罢。</p>
朱棣直接拿起笔,在协议上进行修修改改。</p>
半个小时后,把改的面目全非的协议,推回去,“把这份协议转交给皇帝,这就是本王的最终底线。”</p>
“如若不然,我们双方就各施手段,再掰掰手腕吧。”</p>
方孝孺拿起协议,扫了眼。</p>
也不给吕本说话的机会,起身道:“燕王的意见,我会转交给陛下,今日的谈判,到此结束。”</p>
……</p>
半月后。</p>
燕华、大明就文化、政治、经济,达成了一系列协议。</p>
经济,主要涉及大十字铁路、通关税、以及工业设备进出口。</p>
政治,大明一方提出,彼此断交,朱棣答应。</p>
文化、大明要求,燕华商人只能在大明划定的通商商港活动,不准在商港之外,非协议规定区域活动,不得在大明传播燕华文化。</p>
军事上、燕华必须保证,不得阻碍大明海商正常商贸等等一系列条件。</p>
……</p>
皇宫。</p>
御书房内。</p>
朱棣、朱标分别在一式两份的协议上,签下自己的名字,交换后再签字。</p>
完成后。</p>
双方起身。</p>
隔着一张桌子,在数百双眼睛注视下,相互对视。</p>
仇视朱棣的保守派,极力按捺着心中激动。</p>
朱樉为首,朱家皇室众人。</p>
以及方孝孺、蓝玉为首革新派,则满腹苦涩,五味陈杂。</p>
他们都很清楚。</p>
这份协议签订后。</p>
大明和燕华。</p>
不,准确说。</p>
新皇和燕王,再也不是兄弟了。</p>
在众人注视下,朱棣向朱标伸手,笑道:“陛下,最后再握一次手把,记得上次我们握手,还是签订大十字铁路计划的时候,这次握手之后,我们彼此的手,就再也不可能握在一起了。”</p>
朱标看着朱棣的手。</p>
抬头,看向朱棣。</p>
伸出手。</p>
兄弟二人,在数百双眼睛注视下,握在一起。</p>
可谁都清楚。</p>
这次握手,不是走到一起,而是彻底站在对立面!</p>
兄弟二人目光在空气中交汇,然后松开手。</p>
“朕送送你。”</p>
朱棣点头,随即,兄弟二人往外面走去。</p>
众人远远跟在后面。</p>
朱标瞥视朱棣,提醒道:“孤知道,南朝和占城是你的手笔,两国作为朝廷的藩属,朝廷决不允许发生这种事情,你若是继续干涉,乃至插手,朝廷绝不会容忍!”</p>
朱棣扭头,看了眼朱标。</p>
他清楚,这是下战书。</p>
“燕华十六艘铁甲舰之仇,陛下不会真以为,就这样算了结了,陛下既然下战书了,咱们东南次大陆见吧。”</p>
话罢,顿足:“陛下不用送了。”</p>
朱标看了眼远处,已经停靠的马车旁,皇后常氏、以及雄英母子几人,不由皱了皱眉。</p>
却也没说什么,转身折返。</p>
朱棣带着徐妙云、乌云琪格以及孩子们,走向皇后以及雄英。</p>
“大嫂,你怎么来了。”朱棣抵近后,就无奈笑道。</p>
他这位大嫂,处境也并不好。</p>
其实,他并不希望,大嫂来送他们。</p>
常氏笑笑,“你们要走了,这一走,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大嫂想送送你们。”</p>
话中,从身后宫女手中,接过一只,燕华产的,价格昂贵的真皮箱子,递给朱棣,“这是大嫂这几天,给几个孩子做的几身衣服,大嫂知道,你们什么都不缺,这是大嫂的一点心意。”</p>
徐妙云没推辞,接过箱子。</p>
朱棣转头,对雍鸣几人说道:“给你大伯母磕个头。”</p>
常氏没有阻拦,让雍鸣几人,郑重叩首请安后,才一一把几人扶起来,握着雍鸣的手,眼眶微红,叮嘱道:“无论大人们如何,你和你大哥,都不要忘记,彼此这份感情,是你大伯父他……”</p>
“大伯母,雍鸣知道。”雍鸣抢先打断常氏的话。</p>
后面的话,大伯母说出来不合适。</p>
会给大伯母带来很多不好的影响。</p>
雄英走过来,冲雍鸣笑着展开胳膊。</p>
雍鸣笑着,兄弟二人来个拥抱。</p>
雄英拍了拍雍鸣后背,叮嘱道:“替我,给四叔、四婶儿尽孝。”</p>
“嗯,大哥也要不带一点包袱,轻松上阵,不管是我爹,还是我,燕华都是大哥永远的后盾,大明第三代继承人,燕华作为朱家皇族分支一脉,也只承认大哥,大哥需要,就和我说句话,到时候,老头子他老了,上不了战马,我就亲自披甲上马,回朝助大哥一臂之力!”</p>
常氏、徐妙云挽手站在一旁,看着,相视一笑,却又不由红了眼。</p>
……</p>
“小妹,你都二十出头了,该嫁人了,快点选个好夫婿,大哥还等着你成婚时,再去一趟燕京呢!”</p>
“知道啦,大哥就你话多!”</p>
……</p>
“你们三个小子,可是咱们朱家有名的朱家三豆,要听四叔的话。”</p>
……</p>
片刻后。</p>
告别完。</p>
朱棣一家人登上马车。</p>
朱棣看着,站在马车门口,红着眼睛,紧紧抓着车门,不肯关上的雄英,笑道:“四叔在燕京,也会时时刻刻关注你的,若有过不去的坎儿,就派人通知四叔一声。”</p>
雄英抬头,灿烂笑着点头,“四叔,我记住了。”</p>
话中,眼泪不争气留下来。</p>
转身,同时关上车门。</p>
朱棣透过玻璃窗,看着雄英背影。</p>
沉默许久。</p>
冲前面亲自驾车的东旭说道:“东旭,咱们启程吧。”</p>
东旭冲雄英、采绿、常氏招了招手,笑着点点头。</p>
“驾!”</p>
抖动马缰。</p>
马车缓缓启动。</p>
整个皇宫,所有人全都看着,这几辆驶离的马车。</p>
朱标站在御书房门口,背手,眯眼看着,马车渐渐驶离。</p>
……</p>
所有人都明白,从今往后,新形势下的新时代翻开了篇章。</p>
而这个新时代。</p>
必将是以燕华为中心,和以大明为中心的激烈碰撞时代!</p>
www.yqxsg.cc。m.yqxsg.c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