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您猜怎么着?</p>
他一脸郑重地回答道。</p>
“目前的JF14风洞只能还原高速度和高总温,要想研究一般在大气层内40km以下高度运行的高超音速飞行器来说倒是足够了,但对于飞行高度更高的跨大气层飞行器来说,仍然欠缺很多关键的理论要素……”</p>
“所以常院士您是准备以这里作为科研基地,进行一系列缩比的邻近空间飞行试验?”</p>
“而且就算国家未来在琼省建设新的航天发射场,也必定会选择一个靠近海岸线可以直接建造大型港口的的地方,您怎么突然想起来去视察那里的情况?”</p>
听到这里,周平建总算松了口气。</p>
“你应该知道,钱老早在1946年就已经提出,远程滑行式飞行器的最佳飞行高度大约是96公里,并且根据努森数将流动划分为连续流、滑移流、过渡流和自由分子流。”</p>
“归根结底还是为了后面的高超音速武器项目,但如果能在这个过程中解决一些和稀薄气体有关的理论问题,那么对于高超音速飞行器本身也会有所助益。”周平建面露些许不解:“可是我听说,力学所在密云那边不是已经落地了一台JF14超高速风洞么?”</p>
看来在短时间内,传统火箭+宇宙飞船组合的功能还是唯一的,不至于被面前这位神奇常院士鼓捣出来的某种东西突然取代掉。</p>
“从分类上讲,只要是以相对长时间运行在临近空间高度的,包括以火箭助推作为初段动力的全滑翔式高超音速飞行器,甚至航天飞机,都算是跨大气层飞行器的一种。”</p>
常浩南心说还是你们更心黑。</p>
常浩南回答道:</p>
“我之前说的,让你把整个项目的开销整理一下……”</p>
过了一会儿之后,周平建看着远处已经依稀可见的发射场地,心头也突然泛起几分好奇:“琼省的这个发射场虽然名字里也带着火箭俩字,但过去快三十年里,发射过最大的东西就是起飞重量331kg的和平2号和285kg的织女三号,最多只能把十来公斤重的探测仪送到一百公里左右高的地方,甚至连亚轨道都算不上……”</p>
对方能这么快就想起其中的要点,确实有些出乎常浩南的预料。</p>
实际上,对于他来说,临近空间相关研究也不算完全陌生。</p>
在华夏第一次筹划载人航天工程的时候,就有人提出过更加复杂,但运载能力和任务灵活性也更强的航天飞机方案。</p>
“我指的不是空天两用飞行器……至少现在还不是。”</p>
钱学森老先生的专著和论文,像周平建这一代航空航天人员几乎不可能没看过。</p>
这有点一惊一乍的反应让常浩南一愣,旋即意识到对方应该是有点想多了。</p>
虽然时隔已久,但后者还是能回忆起其中的不少细节:</p>
以至于他稍微愣了一会儿,才终于反应过来:</p>
周平建嘿嘿一笑:“简单折算一下的话,不光快舟一号和模块化卫星的研发经费,甚至连神舟七号和天宫一号两项任务的成本都能覆盖进去……”</p>
这个理由显然完全出乎周平建的预料。</p>
周平建面露震惊,只是张了张嘴,却没有说话。</p>
一阵短暂的沉默过后,还是常浩南自己接着继续道:“当努森数趋近于0时,气体可以直接假设为连续介质,从而像是在大气层内一样直接采用N-S方程进行求解,而如果努森数大于10,那么分子间的相互碰撞可以忽略不计,仅需要考虑分子与物面相互碰撞,这都是相对比较容易解决的部分……”</p>
“但是在努森数处在0.01到10这个区间中的时候,就只能通过数值或解析求解玻尔兹曼方程来解决问题……”</p>
“并且……这也是解决稀薄气体流动问题最为统一旳途径!”</p>
(本章完)</p>
(/55542/55542297/10099728.html)</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