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为什么,世界上就是有那么一种人,老喜欢怀着恶意揣测别人。</p>
中午董秀珍去小儿子家商量买铺面的事,才开了个头说到省城现在开店做生意的越来越多,二儿媳妇邓新翠就开始不耐烦了。</p>
她皱皱眉头:“妈,贝贝正闹瞌睡呢,有啥话您就直说呗,别跟这绕弯子了。”</p>
沈建设见此情形忙说:“妈,咱俩到外边屋去说,让她带娃娃睡午觉。”</p>
邓新翠嘴角一耷拉,眼角扫了自己男人一眼:“只要不是让咱们花钱的事,由你说了算。”</p>
一看儿媳妇这个态度,再看小儿子那个窝囊样,董秀珍气不打一处来,真想摔门就走,忍了又忍才拉着沈建设到了厨房:“亏得你大嫂还想着你们,就你在媳妇面前这个怂样,真是吃屎都赶不上热乎的。”</p>
沈建设脸上一热,只能给母亲说好话:“妈,您大人有大量,别和小辈一般见识,她就是从小在娘家被惯坏了。到底有啥好事?”</p>
“好事是不会从天上掉下来的,得靠自己努力。”董秀珍真的有些恨铁不成钢,“这不你哥嫂想拉拔一下全家,准备在省城百货大楼跟前买铺面,买了就能收租金,以后铺子还能涨价。”</p>
“那得花多少钱?”沈建设纵然没什么见识,也能想象省城的铺面不会便宜。</p>
“贵是肯定贵,但最多五年就回本了,以后都是净赚的,铺面也会涨价。我合计着你和你姐加上我,咱们三家合买一个,一家差不多出六百块。”</p>
沈建设面露难色,苦着脸对母亲说:“妈,我们总共才有三百块存款。”</p>
“咋才存了这么点?唉,算了,问你也等于白问。”董秀珍瞅了小儿子一大眼,“只要你们同意合伙买,我可以先借给你们三百。”</p>
她知道小儿媳妇不会过日子,能存下三百块就算不错了,也就不再多说什么,让小儿子和儿媳妇商量好以后给个准信。</p>
大女儿那里她倒是一点也不担心,自从女婿不在了之后,她们母女一起带着三个孩子生活,凡事有商有量的,对很对问题的看法还是比较一致的。</p>
再说李国俊和母亲、大姐分手后,也回家和媳妇商量买铺面的事去了。</p>
孙宝珠先听他说云秀家要在省城买房子,不由羡慕地说:“要是三百就能买个院子,咱们也买一个多好。”</p>
“你真的想买?那我让二姐他们再打听打听看。”李国俊没想到媳妇这么上心,接着说,“可是大姐和妈说,回本快还是要数铺面,百货大楼跟前的,有人最近买了,花了一千八,收五年租金能回本。”</p>
孙宝珠有点犯愁了,他们小两口可没那么多钱,除非跟她爸妈借,可俩人在父母这住,已经够沾老两口的光了,再提借钱生钱的话,就显得太过分了。</p>
李国俊想着这次正好趁机套一下家底,他在家不管钱,结婚后工资全数上交媳妇,用到钱再找媳妇拿,不然他身上也不至于连五分钱都不装,买根棒棒糖还要跟二宝赊账。</p>
他问媳妇:“如果买铺面,咱们还缺多少钱?”</p>
孙宝珠发愁:“还差一半唻。”</p>
这还真出乎李国俊的意料,他以为自己家能有五百块存款就不错了,没想到竟有九百。</p>
孙宝珠虽是个时髦姑娘,但从刚工作开始就已经在努力存钱了,在供销社时不时还能买到不怎么影响使用的“残次品”,所以结婚的时候已经有了两百多块的家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