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金匮之盟18(1 / 2)

【不管赵光义出于什么目的,完善科举考试都为大宋带来了无数的人才和贤才,也促进了大宋文化的繁荣昌盛。】</p>

【不过一下子取这么多的进士,北宋的官位当然也是不够分的,而对于读书的推崇和崇文抑武的政策,让宋朝的读书人越来越多,逐渐发展成了冗官的现象。】</p>

【官僚团体在不断地扩大,文官的地位也越来越高。】</p>

【唐末五代以来,军事实力才是称霸天下的硬实力,文治方面弱了很多,这让人们开始崇尚武力,宋太祖赵匡胤能够登上皇位,也是因为大家对于他军事实力的认可。】</p>

【这个时候的文官们都生存在武官们的威压之下,风气上有些重武轻文,赵匡胤也担心“黄袍加身”的事情再次发生,所以在登基之后,杯酒释兵权,实行“削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的政策,整顿和改革兵制,整治了一大批骄兵悍将。】</p>

【宋太宗上位之后,将这种崇文抑武的政策推进的更深,赵光义本身就是个文臣,相比起拥护太祖的武将,他也更愿意提拔文官。】</p>

【自从他改革了科举之后,他亲自录用的进士们被称为天子门生,地位一下子提高了,将原本有些“重武轻文”的风气彻底转变。】</p>

【不过赵光义好像做的太好了,导致宋朝由原本的“重武轻文”直接转变为了“重文轻武”。】</p>

【文官的统治地位彻底被确定,此后宋朝,都是沿用了赵光义的政策,从此之后“崇文抑武”成为了宋朝的祖宗家法。】</p>

{重用文官不是说不行,但是你重文轻武就过分了,武将都被轻视了,谁去打仗啊!文官吗?}</p>

{宋朝的文官还是有能文能武的类型的!}</p>

{但是他少啊!}</p>

{宋朝后期更多的是文官仗着自己被重视,欺压武将,瞎指挥!}</p>

{这就不得不说瞎指挥的头号男明星——微操大师赵光义了!}</p>

{文官们,嗐,虽然说大家都有贪欲,文武都一个样,但是至少武将能守天下,能开疆拓土,文官们只会议和!}</p>

{宋朝的皇帝也最喜欢议和!}</p>

{宋朝啊,唉,文化和经济是真的很繁荣,但是软也是真的软,弱也是真的弱!}</p>

喜欢议和?议什么和?跟谁议和?</p>

软?笑话!他赵匡胤建立的朝代,武装夺权的宋朝,是个软骨头?</p>

这必不可能!</p>

赵匡胤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看到了什么,大宋什么时候喜欢议和了!</p>

他可是马背上打天下的,要是议和,他的天下怎么办?</p>

议和跟妥协有什么区别!</p>

他的燕云十六州啊!!</p>

武将们也没想到自己日后的地位竟然这样低,就像天幕上说的,不管怎么说,打仗这种事情还是要靠武将的,你提拔再多的文臣,他不会打仗,还是守不住这大宋的江山!</p>

至于文官们,现在的文官可都是赵匡胤的人,他们确实是有点怕那些凶神恶煞的武将,但是他们也不喜欢议和好不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