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金匮之盟17(1 / 2)

秦始皇嬴政正在吃瓜看戏,没想到最终还是提到了他。</p>

现在想想也是,自己改了文字,改了度量衡,改了很多的东西,就连大秦自己都做出了变化。</p>

那些六国之人,每天都在说着跟原来不一样的语言,用着与原来不一样的度量,这种亡国的感觉,时时刻刻都在灼烧着他们的肺腑啊!</p>

自己原来还想着这些人如果能够老老实实的,就让他们成为大秦的子民,现在想想,恐怕他们吃了自己的心都有了。</p>

怪不得大秦虽然一统,但是一点都不太平呢!</p>

“来人,将那些六国贵族严加看管,还有燕国项家的人和韩国张家的人,都要严格的看管起来!”</p>

既然这些人不消停,朕也就不费那个功夫了!</p>

现在的问题是,项羽和张良!</p>

这俩人是真能躲!整个大秦都动起来了还是没能找到他们!</p>

【最后,还有一项没有改,什么呢?当然是他自己的名字!】</p>

【赵光义这个名字,中间的这个“光”字,可是当初为了避讳哥哥赵匡胤的名讳而被哥哥改过的!】</p>

【所以,就在全天下都已经因为皇帝名讳而避讳完了“光”和“义”的时候,赵光义又开始觉得,自己的名字也很别扭,所以他决定要给自己也改个名。】</p>

【这就是宋太宗现如今的名字赵炅!“炅”,像一团太阳一样熊熊燃烧,缓缓升起!】</p>

【但是即便是这样,赵光义也是不放心的。】</p>

【毕竟现在自己用的这些人里,不管是文臣还是武将,都是他的哥哥赵匡胤留下的人手,虽然其中不少都投靠了他,但是用着怎么就这么别扭呢!】</p>

【赵光义也是很有意思的,他最擅长的就是把自己的敌人变得少少的,把自己的盟友变得多多的。】</p>

【唐末经过了黄巢的血洗,世家门阀损失惨重,几乎已经不能在作威作福,但是他们的传承还在,他的哥哥赵匡胤留下的人,也很有可能发展成信的门阀世家。】</p>

【那对于他来说就不是一件好事了,所以赵光义火速想到了办法,这个办法就是科举考试。】</p>

【他跟当初的武则天一样,也想利用寒门子弟来逐步替换朝堂上的人,以达到自己彻底掌控朝堂的目的。】</p>

【但是不得不说,赵光义的脑袋是真的很聪明,他对于科举考试的重视和改革,也彻底的奠定了科举未来的地位,彻底定下了华夏日后选拔人才的机制。】</p>

【太平兴国二年,赵光义就开始了自己的第一次科举考试,跟之前隋唐皇帝们的试试水不一样,赵光义很有自信,直接扩招了!】</p>

【隋唐时期的科举,一次能录个几十人就算是多的了,而赵光义一上来就直接把录取人数拉到了两三百人。】</p>

【不仅如此,他还了解了之前所有关于科举考试的信息,将科举考试变得相对公平。】</p>

【如别头试,也就是回避制度,还有武则天开始启用的糊名制度,还开始进行锁宿,也就是我们现在知道的,考试期间封闭考场!】</p>

【这些都让科举趋向于完善和公平,毕竟隋唐时期说是考试,实际上你要是不能在主考官面前眼熟,别管你多有文采,理都不会理你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