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随竹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五十五回 王敖祖救活世子 平辽王双美团圆,古典白话合集,清风随竹影,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府县的官员得知后,赶忙前来迎接。员外跟他们说起事情的缘由,府县官们听了,对员外极为奉承。随后,众人一同来到王府辕门。只见辕门处弓上弦、刀出鞘,两面大黄旗高高飘扬,上面写着 “平辽王” 三个大字,还有许多官员在来来往往。员外见此阵仗,心中不禁害怕起来,不敢贸然上前。府县官见状,说道:“您先到奏事房中坐坐,我们去禀报都总管王老爷,之后再来请您去见王爷。您把那五色鸾带交给我们,我们拿去给王老爷看。” 员外便把鸾带交给了府县官。
府县官拿着鸾带,急忙来到总管房,向王茂生禀明情况:“樊家庄的樊洪海员外,多年前有个女儿叫绣花,曾与千岁爷有过婚姻之约,现有五色鸾带为证。如今他亲自把女儿送来了,不知此事是否属实。我们不敢擅自做主,特来请总管老爷转达千岁爷。” 王茂生听后,说道:“二位请回,我这就去见千岁爷。” 府县官拱手告辞,回去回复员外,暂且按下不表。
单说王茂生拿着鸾带,径直来到王府内堂,见到薛仁贵,说道:“千岁爷,恭喜啊!如今樊家庄的樊洪海员外夫妻,亲自送小姐来与您成亲。” 薛仁贵一时竟想不起来此事,听了王茂生的话,便问道:“恩哥,哪个樊员外送小姐来?这是怎么回事?” 王茂生说:“当年您在樊家庄降伏了三个大盗,员外就把女儿绣花许配给了您,还以五色鸾带作为定情信物。方才府县官这么说,到底有没有这回事?”
薛仁贵低头沉思片刻,恍然大悟道:“啊,确实有这么回事。我出去十多年了,把这事都给忘了。现在员外在哪里?” 王茂生说:“他们的大船停在码头,员外正在奏事厅等候,兄弟您赶紧派人去接吧。” 薛仁贵说:“我还以为时间久了,她另嫁他人了呢。我到任之后,有了原配夫人,所以也没把这事放在心上。如今员外亲自送小姐过来,我怎能不去迎接呢?不过,此事还得与夫人商议一下。夫人若肯收留,我就派差官前去迎接;若不肯,也只好打发他们回去了。” 说完,对王茂生说道:“哥哥,等我见过夫人,再跟您说。”
薛仁贵来到后堂,对夫人说道:“夫人,我有件事想和您商议。” 夫人问道:“相公,有什么事要和妾身商议?” 薛仁贵便把当年出门投军,路过樊家庄,员外留他吃饭,说起风火山强盗姜兴霸等人要强逼员外女儿成亲,他路见不平,降伏了三个强盗,那三人还与他结拜为兄弟,员外便要把女儿许配给他,他当时表明家中已有妻室,员外说女儿愿做偏房,他便以鸾带为定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跟夫人讲了一遍。最后说道:“夫人,您说这事是不是挺巧的?我现在想打发他们回去,您意下如何?”
夫人听了,说道:“相公,你这说的是什么话。既然与樊小姐有婚约,员外夫妻又亲自送她过来,哪有不接的道理。以后我就把她当作姊妹相称,要是相公不派差官去迎接,妾身就亲自去接。” 说完,便吩咐侍女们准备轿子,要去接樊小姐。左右侍女齐声答应。薛仁贵见状,说道:“有劳夫人了,还是烦请恩哥同府县官前去迎接吧。”
王茂生带着千百户把总等执事人员,先来到奏事厅,问道:“府县官在吗?” 绛州府龙门县的官员连忙起身答道:“卑职在。” 王茂生说:“千岁爷有令,让你们二位同我去接樊小姐。” 府县官应道:“是。” 樊员外抬头一看,认出王茂生就是当年那个肩挑背篓做小买卖的王小二,如今却身着圆翅乌纱、圆领红袍,带着数十名家丁,一副威风凛凛的模样。员外叫道:“王茂生,你还认得我吗?” 王茂生转过头一看,说道:“是员外啊,小官有眼不识泰山,多有得罪。” 王茂生以前做买卖时,常到樊家庄,所以认得员外。
闲话少叙,且说王府派出许多衙役,准备了两乘大轿,还有数不清的丫环妇女。王茂生带着兵丁、千百户以及府县官,浩浩荡荡,员外也坐上了轿子,一行人热热闹闹地朝着码头走去。到了码头,府县官侍立两旁,接着樊夫人上了轿,随后樊小姐也上了轿。三声炮响过后,队伍启程返回王府,一路上前呼后拥,百姓们纷纷前来围观,热闹非凡。
队伍来到王府辕门,又是一声炮响,正门大开,鼓乐齐鸣。轿子一直抬到银銮殿,樊小姐下轿后,与薛仁贵的原配夫人相见。樊小姐再三推辞,坚持要行拜见之礼,说道:“夫人在上,贱妾樊氏拜见。” 夫人见樊小姐容貌如花,心中十分欢喜,说道:“贤妹,何必如此客气。” 于是,二人便以姊妹相称,相互拜见。
当下,众人选定吉日,查看历本,发现今日正是黄道吉日,天喜星高照。薛仁贵赶忙唤来宾相,就在后殿为自己和樊小姐举办了成亲仪式。薛仁贵心中大喜,庆幸自己有这样一位贤德的原配夫人,成全了这桩好事。此后,薛仁贵将妻妾分为东西两房,并修表进京,向皇上奏明此事。皇上降下旨意,封樊氏为定国夫人,薛仁贵等人谢恩,此事暂且不表。
次日清晨,薛仁贵带着妻妾拜见恩哥王茂生和恩嫂,又请樊员外夫妻相见,尊他们为岳父、岳母,留他们在王府养老,共享荣华富贵。随后,薛仁贵又派人接来了柳员外夫妻,他带着两位夫人一同拜见柳员外夫妇,并吩咐设宴庆贺。外面的文武官员得知此事,也都纷纷前来贺喜,暂且按下不表。
再说柳员外夫妻在王府住了三天,便要告辞回家。薛仁贵夫妻再三挽留,却留不住,只好送出辕门。你道柳员外夫妻为何不肯住在王府?原来,他们家中有万贯家财,又有儿媳侍奉,在家中安享清福,日子过得也很不错,所以执意要回去。而樊老夫妻只有绣花这一个女儿,没有儿子儿媳,所以只能依靠女婿、女儿养老。薛雄员外同合族的人也来王府贺喜,薛仁贵这次把他们请进私衙,设下筵席款待,众人尽醉方休,然后告辞离去。
第二天,薛仁贵发布关防告示,禁止亲族随意往来,以免滋生嫌疑和人情困扰。禁令一出,谁敢前来骚扰?即便是钦差察院衙门,见到王府的关防禁约,也不敢随意出入,更何况这是王府,事关重大。王府下辖有五百多员文武官员,自然要谨慎严密。
暂且不提薛仁贵在山西安享太平之事,再说程咬金进京复命。君臣相见,程咬金朝见天子完毕,朝廷上自然有一番问答,在此也不必详述。单说程咬金退朝回到府中,裴氏夫人出来迎接,夫妻二人相互见礼后,分宾主坐下。夫人说道:“相公,朝廷事务繁忙,您辛苦了。” 程咬金笑着说:“夫人有所不知,若不辛苦,怎能赚到世间的财富。这次的差事可真是做对了,果然是个好钦差,赚了三万多两银子。要是再有这样的差事,那就更好了。” 夫人也笑着说:“相公,常言道‘有利不可再往’。你如今年纪大了,也该知足了。” 说完,便吩咐准备酒菜,为程咬金接风洗尘。
这时,程铁牛过来拜见父亲,孙子程立本也来拜见祖父。程立本年仅十三岁,却勇力非凡。当天,老夫妻和儿孙们一起举行家宴,一家人其乐融融,尽享天伦之乐,暂且按下不表。次日,各位公爷前来探望程咬金,像秦怀玉、罗通、段林等一班人都来了。徐茂公前往河南赈济饥荒,不在京城;尉迟恭在真定府铸造铜佛,也不在京城。只有魏丞相在朝,但他是文官,与程咬金等人并无往来。程咬金是长辈,众人坐满了一殿,纷纷上前与他相见。程咬金一一还礼,程铁牛也出来相陪,并把平辽王薛仁贵的事情详细地说了一遍。众小公爷听后,便告辞起身,各自回府。
接着,周青等八个总兵官一同前来向程咬金问安。他们询问薛仁贵的消息,程咬金说:“那平辽公如今可是风光得很呐!他有两个老婆,两个丈人都有万贯家财,发迹得不同寻常,你们不必挂念。” 周青听了,便对姜兴霸、李庆红、薛贤徒、王新溪、王新鹤、周文、周武说:“如今我们在长安伴驾,没什么大的作为。薛大哥在山西镇守,咱们请老柱国到皇上面前奏明,保举我们前往山西,和他一同把守。这样,弟兄们就能时常相聚,叙叙手足之情,岂不快活?” 程咬金说:“好弟兄聚在一起,确实是件高兴的事。我老千岁也是过来人,当初秦大哥在世的时候,我们三十六家弟兄在一起猜拳喝酒,那场面好不热闹。如今他们都已去世,只剩下我这个老不死的,时常觉得孤孤单单,心里不畅快。你们的事,我肯定会成人之美,帮你们在皇上面前说说。” 众人听了,十分高兴,起身叩谢后告辞离去。
次日五更三点,程咬金上朝。天子驾坐金銮殿,文武百官朝见完毕,天子传旨,有事启奏,无事退朝。程咬金上殿,俯伏在地。天子一见,龙颜大悦,问道:“程王兄,有何事要奏?” 程咬金说:“老臣并无其他奏请,只是奏明周青等八总兵,愿意与薛仁贵一同镇守山西等地;还有薛仁贵请求册封柳、樊二位夫人,她们贞静、幽娴、淑德,王茂生夫妻义薄云天。” 天子说:“就依程王兄所奏。” 说完,卷帘退班,天子驾退还宫,文武百官也各自散去。
程咬金出朝后,周青等人得知消息,都十分欢喜。他们到衙门收拾行装,领取凭照。八个总兵官辞别天子,启程前往山西。文武官员为他们送行,他们离开了长安,直奔绛州王府,与薛仁贵相会。王茂生奉旨正式担任辕门都总管,他的妻子毛氏被封为总管夫人;柳、樊二位夫人,依旧被封为护定一品贞静夫人。薛仁贵率领众人谢恩,在王府摆下酒席,弟兄们开怀畅饮,畅叙离别之情,其中的详情,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
次日,薛仁贵传令,让八个总兵分别前往各自的衙门和镇守之地。各地的副总、参将、都司、千把总等官员纷纷前来迎接他们上任,场面十分威武。薛仁贵到任之后,山西境内果然盗贼平息,全省太平,年成丰收,百姓们都感恩戴德。正所谓:“圣天子百灵相助,大将军八面威风。”
此回书主要讲述了罗通定北立下奇功,薛仁贵跨海征东,平定大唐天下,四海升平,满门荣贵团圆的故事。后续还有《薛丁山征西传》,唐书将继续讲述。有诗为证:“凤舞麟生庆太平,唐王福泽最为深。每邦岁岁奇珍献,宇内时时祥瑞生。治国魏征贤宰相,靖边薛礼小将军。英豪屡见功勋业,天赐忠良辅圣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