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生十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章 血契星渊,从阳间到地府的逆袭,往生十五,奇书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逼仄的甬道尽头豁然开阔。

一股陈旧腐朽的气味扑面而来,那味道好似尘封了千年,混杂着淡淡的霉味与刺鼻的腥味,谢燕忍不住皱了皱鼻子。

谢燕踉跄着撞在布满蛛网的雕花木架上,那些蛛网黏在她的手臂上,触感湿腻而冰冷。

青铜铃黏液在门槛处发出滋滋灼烧声,那声音尖锐刺耳,好似要穿透人的耳膜——门框上同样浮现着北斗七星纹路,在昏暗的光线下,那纹路泛着微弱的蓝光,显得格外神秘。

三十七个檀木书架呈环形排列,每层都塞满泛黄卷轴。

空气中弥漫着浓厚的灰尘味,谢燕用袖口捂住口鼻,还是被扬尘呛得咳嗽连连,那灰尘呛入喉咙,又痒又难受。

房梁垂落的引魂幡上,褪色的朱砂符咒像干涸的血迹,在摇曳的微光下,隐隐透着诡异的气息。

早有传闻,这地府之地藏着无数不为人知的秘密,常有奇异之事发生。

谢燕抽出最外侧的《幽冥律例·初章》,皮质封面渗出冰凉的触感,触手之处,寒意顺着指尖蔓延至全身。

《幽冥律例》乃是地府至高的律法典籍,由阎君亲自颁布,在这神秘的地府世界中拥有绝对的权威性。

蝇头小楷记载着"鬼魂申冤需呈递三界通关文牒"、"阳寿未尽者不得擅入轮回井"等条目,墨迹里浮动着细碎磷光,那磷光闪烁不定,好似在诉说着地府的神秘规则。

"七月半子时......"谢燕突然顿住,第四十二条规则里的"枉死城"三个字竟在她注视下扭曲成"往生池"。

她用力揉眼,发现那些文字像活物般在纸面游移,每翻动一页就有新的字块重组。

想起之前的传闻,她心中虽有惊讶,但也有了一丝心理准备。

书架突然传来纸张摩擦声,那声音沙沙作响,在寂静的空间里格外清晰。

谢燕警觉地后退半步,心脏不由自主地加速跳动,一种莫名的紧张感涌上心头。

却见第三层某卷竹简自动展开,露出朱笔批注的"阴司判例集"。

她踮脚取下时,发现相邻两本书脊上各刻着半枚饕餮纹——拼合处正对着墙上悬挂的青铜算盘。

谢燕鬼使神差地拨动算珠,算珠滚动的声音清脆响亮,在空旷的库房里回荡。

当第三颗铜珠滑到"七"的位置,整面书墙突然翻转,露出夹层里半截泛着青光的玉简。

玉简散发着淡淡的幽光,照亮了周围一小片区域,那光芒清冷而诡异。

心跳声震得耳膜发疼,她看到玉简首行写着:"阎君敕令第三千六百条:凡阳间生魂入地府者——"

"啪嗒"

房梁突然坠下团黏稠的琥珀色液体,正落在她脚边三尺处。

液体落地的声音沉闷而响亮,溅起的小液滴落在地上,发出滋滋的声响。

谢燕猛然回头,发现青铜铃裂纹正在缓慢延伸,那些黏液竟腐蚀穿了北斗符文的保护层。

她抓起玉简塞进腰带,抄起最近的三卷典籍冲向东南角的通风口。

此时,库房里的温度似乎又降低了几分,寒意透过衣物,让她不禁打了个寒颤。

刻着"冥册司"的残碑被撞得歪斜,碑底露出半截青铜凹槽。

谢燕想起刚读到的"机关枢纽常设于司衙印信处",抓起残碑狠狠砸向凹槽。

残碑撞击凹槽的声音震耳欲聋,仿佛整个库房都在颤抖。

书架轰隆着向中间合拢,将追进来的黏液流截断在铁木夹层中。

瘫坐在通风口石阶上时,谢燕发现玉简边缘渗出细密血珠。

那血珠殷红如玛瑙,在微光下闪烁着诡异的光芒。

那些血珠自动排列成"生魂滞留逾七日者,当入无间狱"的字样,又在她试图触摸时消散不见。

通风口灌进来的阴风卷起满地纸屑,某张残页贴着她的小腿飘过,上面半句"阎罗印非死物"的批注被撕得只剩裂口。

那纸屑飘动的声音沙沙作响,好似鬼魂的低语。

谢燕的指尖在竹简上急促划过,青铜算盘残留的铜锈味还在舌尖打转,那味道苦涩而刺鼻。

警报声像是无数铜铃在颅骨里震荡,尖锐的声音让她的脑袋一阵剧痛。

她踉跄着扶住书架,心中满是恐惧与慌乱。

发现墙角的引魂幡不知何时绞成了麻花状——这是《幽冥律例》里提到的"阴司示警"。

地砖缝隙渗出暗红色雾气,那些雾气凝成半透明的锁链形状,朝着她脚踝缠来。

雾气散发着一股阴冷的气息,靠近时,能感觉到丝丝寒意。

谢燕抓起手边砚台砸向最近的烛台,火星溅在雾气上发出烙铁入水的声响。

那声响噼里啪啦,在寂静的库房里格外突兀。

这是判例集里记载的"阴司火克煞气"之法,但黑雾退散不过三息,更多猩红纹路开始在天花板蔓延。

"东南巽位......"她盯着通风口方向默念,突然记起玉简背面蚀刻的星图。

沾着黏液的手指在青砖上快速勾画,当第七道刻痕与墙基裂缝重合时,整块地砖突然翻转,露出个刻着饕餮纹的青铜转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韩娱之我的老婆是Sunny

happy的一家

百年诸神

薛旺财的猫

宅魔女

咸鱼成仙

从娃娃养大的逆徒,居然想冲师?

打包子的肉狗

我毫无修为却无敌修仙界

寻宝探险者

我靠弹幕扭转人生

富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