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就是朝廷!</p>
有了这份底气,谈判开始后,他们就开始压低建造价格,同时提出,以大十字铁路为筹码的技术交换条件。</p>
比如燕华的新式转炉炼钢。</p>
燕华的热轧生产线。</p>
燕华的蒸汽机。</p>
燕华的铁甲舰建造技术等等。</p>
可没想到,他们刚刚把这些要求一一列出来后。</p>
朱四郎竟然直接冷笑,怼了一句:诸位到现在,都没有摆正态度和位置?</p>
朱四郎想要什么态度和位置?</p>
还想和朝廷平起平坐不成!</p>
总之,随着朱四郎一句话。</p>
刚开始的谈判,就瞬间没了下文。</p>
这么静坐对峙,已经一个时辰了!</p>
方孝孺为首的革新派,微微皱眉,方孝孺唇角动动,话到嘴边,最后化作一身无奈叹息。</p>
他想缓和气氛,反驳黄子澄。</p>
可身份又制约他,无法这样做。</p>
否则,保守势力,会毫不犹豫,给他们扣一顶软弱,出卖朝廷利益,出卖大明百姓利益,冠冕堂皇的帽子。</p>
问题是,提出这么夸张的条件,朝廷真有自知之明?</p>
胡惟庸、吕本坐在后面,看着周围革新派的神色,相视一笑。</p>
他们故意狮子大开口,就是为了堵住革新派的嘴。</p>
从而让保守派,彻底主导谈判!</p>
现在这种狮子大开口的情况下。</p>
他们可以对燕华妥协让步。</p>
但革新派不能!</p>
革新派但凡此时说和双方,他们就可以毫不犹豫的给对方戴上一摞帽子!</p>
朱标手指微微蜷曲,目光坚定看着朱棣。</p>
其实,他也紧张。</p>
大十字铁路好不好?</p>
好!</p>
朝廷需不需要?</p>
肯定需要!</p>
无论是从经济角度,还是军事角度,都十分需要。</p>
这个计划,比隋炀帝的大运河,影响性更加深远。</p>
一旦建成后,等于打通了大明经济的任督二脉。</p>
也为大明实现内重外轻军事布局,奠定了基础!</p>
可现在,只能让保守派去打冲锋,尽可能漫天要价,为自己,为大明争取更多利益。</p>
至于,最后一点筹码,他真不愿拿出来。</p>
一旦拿出来,不但会使燕华急剧膨胀。</p>
还会使自己,失去最后这至关重要的筹码。</p>
朱棣看向黄子澄,随即,合上燕华一方,尚未来得及,提出来的合作框架和具体细节书,笑道:“那就不谈了!”</p>
话罢,起身,含笑径直往外走去。</p>
胡惟庸、吕本皱眉。</p>
黄子澄、齐泰等现在活跃朝堂的保守势力,顿时瞪大眼睛。</p>
喂!</p>
你朱四郎什么意思!</p>
谈判不就是漫天要价,坐地还钱嘛。</p>
你这是什么态度!</p>
有你这么做生意的吗!</p>
在黄子澄等人瞪眼愣怔间,朱棣已经走出殿门,头也不回走了。</p>
外务部部长解缙,起身。</p>
现在的谈判,属于外交事宜。</p>
虽然他在内阁排名靠后。</p>
可今天,他却是谈判小组的副组长。</p>
所以,起身后,笑道:“黄大人,燕华的工业发展,的确需要大十字铁路工程不假,但诸位似乎并没有意识到,朝廷想要追赶燕华,比我们燕华,更需要建设大十字铁路这个机会!”</p>
这个建设,需要大量的钢铁。</p>
大家都明白,不可能所有的钢铁,都由燕华来提供。</p>
哪怕,建设用钢铁,只有少量一部分分配给朝廷。</p>
对于大明的钢铁技术,都将成为,突飞猛进的促进作用。</p>
燕华肯定会帮助大明,改造冶炼技术。</p>
提供,一些小型炼钢设备。</p>
帮助大明培养技术人员!</p>
以及,至少要把车厢建造技术,机车组装技术,传授给大明。</p>
毕竟,机车和车厢,体积太大,如果整体用船运输的话,根本不现实。</p>
现在所有的海船。</p>
都不可能把那么笨重的机车车头,吊装到商船上。</p>
可别小看车厢建造技术、机车组装技术。</p>
车厢建造,涉及热轧生产线。</p>
而这些产业中,虽然是技术含量较低的生产环节,却也能帮助朝廷,储备技术人才。</p>
可朝廷这边,吃相太难看了。</p>
竟然大言不惭,想要一口吞掉燕华所有核心技术。</p>
别说,这不符合燕华的利益。</p>
就算燕华给他们。</p>
黄子澄等人,确定,第一代落后技术,都无法全部熟练掌握的大明工匠,能吃透且掌握这些最新一代技术?</p>
这群人,不但贪婪。</p>
而且根本不懂工业,提出来的条件,处处透露着,他们对工业的无知!</p>
……</p>
“听说,太子这些年,严厉打击地方保护,大明的商贸流通性,得到了很大疏解,不过在我看来,大明的经济,本质上,依旧是一盘散沙,没有任何联动性,不然的话,以大明的体量,以及地大物博的资源,勤劳的百姓,经济早该迎来了井喷式爆发。”</p>
“可为何,直到现在,经济虽然有了进步,可依旧还十分僵硬?没有展露出,十分活跃的现象?”</p>
……</p>
朱标看向解缙。</p>
解缙之名,在解缙于金陵,当意见领袖时,他就知道。</p>
没想到,这个小有名气的儒家读书人。</p>
来燕京几年后。</p>
似乎对经济也已经十分有研究。</p>
敢对朝廷的经济问题,高谈阔论,指手画脚。</p>
貌似,对方所阐述的,的确是朝廷现在的现状。</p>
虽有进步,但十分僵硬!</p>
言简意赅的总结,简直入木三分。</p>
的确,他其实也察觉到,大明现在的经济现状,虽然在打掉地方保护后有所改善,可依旧十分散乱,毫无章法,毫无头绪,导致了民间一片僵硬和混乱。</p>
解缙一边整理着,空白的谈判纪要,一边继续道:“大明朝廷直到现在,也没有找到,解决这种僵硬现象的办法,我认为,朝廷中枢已经对这种现象,无能无力了。”</p>
“可大十字铁路计划,却有可能改变这种僵硬现象。”</p>
“南北纵贯,东西横亘的大十字铁路,一旦建成,首先可以将沿线方圆百里的地方商业,形成两条带状连接,宛若两条点亮的沼气灯带,灯带的光芒,逐渐会辐射周围更远的地区,最终,逐渐完成地方商业的梳理。”</p>
……</p>
“当然,这只是本人的一家之言。”</p>
话罢,解缙礼貌笑笑,冲大明一边众人点点头,和叶茂等人迅速离开</p>
殿内,只剩下朱标为首大明一方。</p>
所有人的神色都格外凝重。</p>
气氛十分压抑。</p>
第一天谈判,刚开了个头。</p>
燕王朱棣就直接掀桌子不谈了!</p>
可想而知,接下来的谈判,多么艰难?!</p>
至于真如黄子澄大言不惭所说,不谈了?</p>
不可能!</p>
此番看了燕华的发展。</p>
感受到,燕华钢铁展现出的强大力量。</p>
无论是保守派,还是革新派,借助谈判交易,壮大大明的意志都十分坚定。</p>
否则,只怕会被燕华,越甩越远!</p>
所以,谈判必须继续。</p>
可……</p>
……</p>
殿外。</p>
朱棣站在朱元璋身边。</p>
朱元璋看着叶茂等人见礼后,纷纷有事要忙,匆匆离开的背影。</p>
也没说什么,扭头叫上朱棣:“走吧,咱们也去你的马场,和你母后汇合。”</p>
……</p>
父子二人上马车后。</p>
朱棣笑问:“父皇就不想知道谈判细节?”</p>
朱元璋瞪了眼朱棣:“不想,爹只对你说一句,这次,你不要受亲情、感情所影响,完全站在一国之君的位置上去做决定!就算谈崩了,父皇也不怪你!”</p>
相反,他只会欣慰高兴。</p>
老四不能继续对标儿,因亲情,而继续让步了。</p>
这既证明,老四不是一个合格的君主。</p>
也会让标儿,产生更多不切实际的想法。</p>
朱棣点点头。</p>
眼睛、鼻子却忍不住有些发酸。</p>
……</p>
朱标不肯拿出仅剩的筹码,相反还默许保守派,狮子大开口。</p>
而朱棣,毫不犹豫,直接拒绝。</p>
大明、燕华,第一次谈判,正式谈判只很短,便以破裂而终结!</p>
随着朱棣强硬表态,压力传导到朱标为首,大明一方。</p>
朱棣的强硬,也是朱标为首,大明一方,谁都没有想到的!</p>
令很多人意外、震惊!</p>
www.yqxsg.cc。m.yqxsg.c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