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第11章:抢粮(1 / 2)

果然,很多人神情闪烁地对了个眼神,放慢脚步,与东铁牛一家人离的远了一些。</p>

当然,也有聪明的,比如东春雷,学着东溟子煜来安排家里的队形。</p>

这么一来,队伍就整齐了,拉长了。</p>

点着火把,在干涸的河床上缓缓移动,如蜿蜒的小溪。</p>

夜间返潮,看到有湿润一点儿的地方,大家就停下来挖一挖。</p>

即便是找到些湿泥吃了,也能补充点儿水分。</p>

借着黑夜的掩护,东溟子煜和上官若离故技重施,“找”到两个水坑,虽然不能喝个饱,但一家能匀上两桶水,不至于渴死了。</p>

挖了一夜的坑,大家都累瘫在河床上,肚子饿的咕咕叫。</p>

东有粮爬到东老爷子身边坐下,撩起裤腿又拍拍肚子上的粮袋子,“爹,咱们有粮食,怎么办?</p>

若是做饭,那些人肯定像饿狼一样扑上来。</p>

若是不做,咱们一家人也跟着挨饿?”</p>

大郎已经将得到粮食和布料的经过偷偷告诉东老爷子了,他从知道时开始,就开始考虑要怎么办。</p>

一共四十来斤粮食,自己这一大家子都不够吃一顿饱饭的,怎么顾得上二百多口人?</p>

别人家也不是一粒米都没有,有了水,已经有人开始埋锅煮粥了。</p>

钱氏也带着四个儿媳开始架锅煮粥,总不能有粮食还饿着,大不了粥熬稀一点儿,里面多加点儿干树叶和树根。</p>

可是,她忽视了粮食特有的香气,忽视了要饿死的人对粮食香气的敏感。</p>

很多人闻到味道,凑到不远处,两眼放光地看着他们的锅。</p>

孩子们吃着手指头,眼巴巴地看着,哈喇子流老长。</p>

有那不懂事的孩子,开始哭闹起来。</p>

但是,没有人敢开口要,更没有人敢像以前一样磕头道德绑架,因为他们怕东铁牛一伙儿人扔下他们不管了。</p>

没人磕头哭求了,东铁牛倒是不忍心了。</p>

干瘪粗糙的大手搓了搓脸,忍着心痛,对东溟子煜道:“四儿,给你春雷大哥送一小袋子黍米,让他分给村里人吧。”</p>

一家也能分上一捧粮食,好歹别围着他们一家看了。</p>

东溟子煜撩起裤腿,将绑在腿上的五斤左右的一小袋黍米解下来,给东春雷送去,转达了东铁牛的话。</p>

东春雷作为里长的儿子,家里条件不错,锅里的粥能看到米粒,当然最多的是干菜叶、麸皮等物。</p>

看到那一小袋黍米,顿时红了眼眶,赶紧向大家宣布了这个好消息。</p>

大家早就盯着东溟子煜的动作呢,一听东春雷的话,顿时露出笑脸,纷纷跪下给东老爷子磕头,千恩万谢。</p>

东老爷子对拉着脸的钱氏道:“给咱们的锅里多加点儿米,另外,趁着有水,将那白面烙成饼,每人分上一个,到时候偷偷吃上一口,省的每次做饭大家都看着。”</p>

于是,大云、小云和二婶家的锅都贡献出来,妇女们开始动手烙饼, 东溟子煜拉着上官若离找了个背人的地方,脱衣裳往下解粮袋子,让上官若离趁机进了空间,又拿出一小袋子面粉,分到原来的几个小袋子里。</p>

反正是要分给三伙人做,多出一袋子,东有粮和大郎也估量不出来。</p>

上官若离还拿出白糖和盐掺到面粉里,可以增加体力。</p>

那么精细的白面,钱氏稀罕的不行,就是年景好的时候,也吃不到这般好的面,烙饼的时候,在里面掺了些高粱面。</p>

上官若离也架起一个小锅,偷摸放了点油,开始炒面,到时候用水冲成粥,给孩子们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