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合适之人(1 / 2)

沈廷扬一时被悬在了半空。</p>

如果只是一两省的试点,漕米改海的利润并不会太多,恐怕难以抵消朝廷使用一百艘沙船的损耗。</p>

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就算没有“漕米改海”的好处,朝廷真要下旨,征调他沈家的船只,他沈家也不敢不从,现在皇太子给了漕米海运试点的独家,并答应给予一定的补贴,不管从哪个方面讲,他都没有拒绝的道理。</p>

细细一想,来时运粮,走时将北方商品运送到南方,这一来一往就是赚了。</p>

于是再不犹豫。</p>

“臣惶恐。”沈廷扬跪倒在地。</p>

“五梅公答应了就好,此事利国利民,我还担心五梅公有所顾忌,不敢答应呢。”</p>

“殿下所命,臣焉敢不答应?”</p>

朱慈烺心情极好:“五梅公,你什么时候离京?”</p>

“军粮转运事急,臣明日述职,三日后就离京。”沈廷扬回答。</p>

“事不宜迟,那就明日早朝吧……”朱慈烺沉思着。</p>

“好,臣必上本。”沈廷扬道。</p>

朱慈烺摇头:“不,这个本不能由你上,”</p>

沈廷扬愣了一下,随即明白。</p>

他上这个本,然后他沈家又得了专营权,难免会有利益牵扯、瓜田李下的嫌疑。</p>

“我自有安排,你看我眼色就可以。”朱慈烺道。</p>

“臣明白了。”</p>

“此事保密,切不可被他人知道。”朱慈烺端起茶盏。</p>

“是,臣告退。”沈廷扬起身离开,表情激动又欣喜,虽然只是漕米改海,虽然只是太子同意,在朝堂上肯定会会有争论,但他从皇太子笃定的态度里已经看到了成功的把握。</p>

漕米改海成功了,以后的漕运改海自然也是水到渠成。</p>

朱慈烺支持漕米改海有两个原因。</p>

第一,海运确实比漕运更快更有效,是将来的发展趋势,尤其没有漕河的广东福建最适合海运;第二,他垂涎沈廷扬家中的那一百艘大沙船。明朝最重视私产,即使是皇帝也无权强征百姓的船只,非船家本人同意不可,但民间一般都不愿意跟朝廷打交道,尤其是沈家这样的巨富,更是唯恐避之不及,沈廷扬虽然身为族长,但如果没有明显的利益,恐怕也很难说服族亲们配合朝廷的政策,而“试点专营”,就是朱慈烺给沈家的利。</p>

沈廷扬走后,朱慈烺在殿中踱步,想着明日由谁提出“漕米改海”的建议比较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