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时,便摘来自家种的新鲜瓜果还情来了。质朴的刘姥姥此举迎得了贾母的点赞,于是,贾府热情接待了她。</p>
自然,唯贾母事重的王熙凤安排了刘姥姥用餐,亦陪玩陪吃,给刘姥姥捧酒夹菜。由此,刘姥姥托王熙凤的福,见了大世面,体验了贾府茄鲞的精致,还喝大杯酒,弄出吃鸽子蛋的笑料。</p>
王熙凤还让刘姥姥给女儿取名字,临回去时,又吩咐平儿把送姥姥的东西打点好。还说:也没有什么,不过随常东西,好也罢,歹也罢,带了去你们街坊邻居看着也热闹些,也是上城一次。</p>
你看,王熙凤对待刘姥姥是格外的好,简直就像变了个人似的。</p>
正因为王熙凤存留了这一人性之美,才有了后来不幸中的万幸,她放心不下的女儿巧姐危难时得到刘姥姥倾力救助,得结善缘。</p>
四、王熙凤"巧妇难为无米之炊"</p>
生活就是这样的因果相随,种瓜得瓜,种豆得豆。</p>
一朝显赫的贾府,随着元妃的离去,大观园被抄检,到105回"锦衣军查抄宁国府,骢马使弹劾平安州",贾府便走向败落了。</p>
纵横一世的王熙凤也到了英雄未路的时刻,随着她弄权铁槛寺、放账重利盘剥等一系列违规违禁的事被告发,不得不"致祸抱羞惭":</p>
"我若不贪财,如今也没有我的事。不但是枉费心机,挣了一辈子的强,如今落在人后头。"</p>
丈夫贾琏为之蒙羞,便对王熙凤"不似先前恩爱了"。贾政更是怪罪于王熙凤,说她导致贾府"历年积蓄,一朝抄尽"。邢夫人便落井下石,趁机羞辱王熙凤哪里有管家之才,不过是借机中饱私囊,还不时唆使王夫人当众批评王熙凤。</p>
渐渐的,几头不落好的王熙凤在贾府的威权失尽。更要命的是,丈夫贾琏对她冷淡疏远至极。</p>
能干的王熙凤就这样渐渐失势,因之前她就有"血崩"的病根,兼之恨她的死敌赵姨娘后来安排马道婆施魔法于她,不得不"每日诊脉服药"。</p>
以致后来贾母83岁过世后,邢王二夫人"仍叫王熙凤操办丧仪"时,回天无力的王熙凤不但办得一团糟,贾母还没出殡,她自己亦气若游丝病倒不起。</p>
这在110回"史太君寿终归地府,王凤姐力诎失人心"这一章回中有详细的描写,将王熙凤"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无法体面地办好贾母丧事,勾陈得可谓淋漓尽致。</p>
贾母死后,原本应由长房贾赦、刑夫人操办的丧事,因王熙凤是管家,便"责无旁贷"地落在她身上。大老爷贾赦不在家,刑夫人不管事;二老爷贾政又是拘泥之人,认为贾府被抄家后不能招摇,怕别人嫌言碎语,便说"老太太的丧事只要悲切才是真孝,不必糜费图好看。"</p>
刑夫人巴不得二老爷这句话,正合算着如今家计艰难,留点余地好。王夫人不出钱只则要求侄女王熙凤用心操办贾母的丧事:"咱们家虽说不济,外头的体面还是要的……"</p>
这样的"夹心饼干",又时逢贾府处在衰落之际,要风风光光操办贾母丧仪,如何办得好?</p>
强势的王熙凤有苦难言,但蒙贾母大恩,不得不在夹缝中接过办理贾母丧仪的苦差事。</p>
无奈刑夫人处在头上挟制,故意刁难,不给王熙凤"便宜行事",还唆使王夫人申斥她料理不周:"这两三日人来人往,我瞧着那些人却照应不到。想是你没有吩咐,还是你替我们操点心儿才好。"</p>
手里无钱的王熙凤只好叫周瑞家的拿来贾府的花名册,清点可用之人。这时的贾府"树倒猢狲散":统共只有男仆二十一人,女仆只有十九人,馀者俱是些丫头,连各房算上也不过三十多人,难以点派差使。</p>
无奈之下,王熙凤只好叫旺儿家的找来贾琏商量,谁知贾琏(其实贾琏在外面照样打不开局面)进来说:"怎么找我,你在里头照应着就是了。横竖作主是咱们二老爷,他说怎么着咱们就怎么着。"</p>
要强、一心想把贾母丧事也办得风风光光的王熙凤实在无计可施,便央求贾府的下人:"大娘婶子们可怜我罢,我上头捱了好些说,为的是你们不齐截,叫人笑话。"</p>
这让贾母的首席丫环鸳鸯很是困惑:"她(王熙凤)头里做事,何等爽利周到。如今怎么掣肘的这个样儿。我看了两三天连一点头脑都没有,不是老太太白疼了她吗?"</p>
就在鸳鸯的不解中,早已恨透王熙凤的贾府下人,皆洞悉王熙凤落魄,这时刻哪里愿出力,多不卖帐更叫不动了,还更加作贱王熙凤,巴不得看她的笑话"看你这个能人现在怎么着"。</p>
还是李纨看不下去,说了句公道话:我说链二奶奶并不是在老太太的事上不用心,只是银子钱都不在她手里,叫她巧媳妇还作的上没米的粥来吗?</p>
鸳鸯恍然大悟,忙去找王夫人那边的丫环玉钏、彩云,"拿出一分出来",才缓解了王熙凤无钱办事的窘境。</p>
但就是这样,女强人王熙凤还是没熬到为贾母出殡,自己就病倒了。弥留之际,得知噩耗的刘姥姥专程来看望她。此时的王熙凤"失势的凤凰不如鸡",贾母走了关照不了她,贾琏又嫌弃,邢夫人又奚落,王夫人还收回了管家权,王熙凤在贾府自然就风光不在,转瞬殒落。</p>
对王熙凤而言,贾府上下,此时竟没有一个可托之人。</p>
悲凉之下,王熙凤只好将自己无力照顾又放心不下的女儿巧姐托咐给刘姥姥关照,便凄惨地撒手人寰。</p>
五、王熙凤的悲剧意义</p>
风光一时的王熙凤,最终以凄凉的方式收场,结束了她二十五岁的人生。她在《红楼梦》"金陵十二钗"中,其实也是令人悲叹的女子。</p>
透过王熙凤的悲剧,其实也折射出曹公的创作意图: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王熙凤的命运,不过是贾府"盛极而衰"的缩影。作为贾府的管家,自然在贾府这座大厦被拉塌后,随之被压垮。</p>
这是注定的宿命,也是悲剧的意义。</p>
不过,王熙凤"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人生际遇也揭示了一些为人处世的真谛。</p>
想她风光时,仰赖自己管家的权利,凭着贾母作后台,在贾府干尽坏事,做恶太多,注定不会得到好的结果。</p>
所幸她在威风八面时,保存了一丝与人为善的人性光芒,帮助了困难的刘姥姥,种下善根;对身边的丫环平儿虽有些多心,仍能善待视为心腹使用,使得王熙凤失势后得到一份宝贵的温暖:她的女儿巧姐得到刘姥姥、平儿的及时帮助,得以摆脱被"狠舅奸兄"出卖的险地。</p>
可见,这是王熙凤种下善根后所致的福报。</p>
古话说得是:"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王熙凤短暂的人生经历,恰好在这里得到最好的应验。</p>
通过王熙凤红红火火而又急速凋零的一生可以得到警示:</p>
一个人,唯有正道才是最好的人生。无论多么风光,若贪赃枉法,不择手段地巧取豪夺,欺压良善……即便一时得逞,不过暂时的,都躲不过岁月的考验与惩罚,临了,不仅要为自己的恶买单,还将落得一个更为悲催的下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