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亮此人,踏实肯干,敢于担当。”说起李大亮,李绩颇有赞许之色,李牧有些惊讶,因为这是李绩品评朝中局势到现在,头一次露出赞许的神情。能入李绩的眼内,足见此人必有过人之处。
“李大亮是前隋朔州总管、武阳郡公李充节的儿子,当时有人诬告李充节谋反,文帝召他入朝自辩,在路上忧愤而死,家族就此中落。待李大亮长大成人,天下已经大乱。他先是投入庞玉的军中,后来庞玉被瓦岗寨李密击败,又加入了瓦岗军。太上皇立国之后,他率部来投,被任命为土门县令。当时天下大乱,很多百姓都成了流寇,李大亮到任之后,招亡散,抚贫瘠,为了给老百姓买粮充饥,把自己的马都卖了。在任期间,以勤政惠民闻名。太上皇得知后,升他为总管府司马,奉命出兵荆襄,连下十城。辅公祏反叛时,他用计生擒其大将张善安,立下功劳。太上皇甚为嘉许,封了他武阳县公。”
李牧听到这儿,心里有数了。原来此人是太上皇李渊的人,一朝天子一朝臣,换了李世民当皇帝,他自然要被打入冷宫,来工部端饭碗了。
正要岔开话题,却听李绩又说道:“李大亮此人,文武兼备,但真正令我敬佩的是他的品德。李大亮没有府邸,和妻子一起在官署居祝他把陛下赐予的府邸变卖连同他的俸禄一起都拿来抚恤他战死部下的家人了,非常难能可贵。”
听李绩说了这么多,李牧脑海里慢慢形成了这样一副面貌:这个李大亮是大唐国家建设的一块砖,哪里使用哪里搬,让他干什么他干什么,踏踏实实勤劳肯干还没有怨言,最难得的,他是一个无产主义者,不贪财也不好色,所有的财产都捐了出来……李牧多少有点不相信,这样的人他活了两辈子,都是听说过没见过,只在宣传片里看到过。
不过这话他没往出说,一个人什么样,一百个人有一百个印象,到底李大亮是个怎样的人,只有亲眼见到了,才能有真正的感受。
夜已深,聊天也要告一段落了。李绩忽然从怀里拿出一张纸,递给了李牧。李牧满脸狐疑地接过来,发现是一张宅契,赶紧推回去,道:“义父,我不能要,您快收回去吧。”
李绩又推了回来,道:“本来,我是没想这么快给你的,而是想等你跟巧巧成亲的时候再送给你。但现在有了赐婚的事,就不得不提前了。你也莫要推辞,总不能让你娘从这里出嫁吧。不要跟我客气,你与思文结拜,与我的儿子就一样了。你父亲去世的早,你母亲也要出嫁了,我这个做义父的,多少也要为你着想一下。”
李牧犹豫了一下,点点头,把宅契收了起来。他本是打算坚辞不受的,但李绩的一句话打动了他。是啊,他总不能让孙氏从曹国公府出嫁吧。虽然想起来仍旧有些别扭,但事情还真就是这么个理儿。
“多谢义父,孩儿不知该说什么,记在心中了。”
李绩笑了笑,道:“逃营送信,此为勇。去而复返,帮助思文守城,此为义。挽救全城百姓性命,此为仁。夺取传国玉玺,此为谋,为了母亲甚至不惜顶撞皇帝,此乃孝。有勇有谋,仁义孝顺,这样的年轻人,即便不是我的义子,我也会照拂一二。好孩子,你很不错。只可惜你那义弟不及你一半,来日你可要多劝诫于他。”
李牧忙道:“思文也有可取之处,义父不必太过担忧。”
“希望如此吧。”李绩说了一句,起身道:“天寒露重,你也早点回去休息。明日我让你二叔给你准备一匹马,工部离得远,骑马也方便些。”
“多谢义父。”
李绩笑了笑,转身走了。李牧也把冷却好的酒液拿坛子装了,收拾了一下,回到跨院休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