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篓都放在别处挂在河里,等明日再收,咱们先试试这网!”</p>
谭立元在河边安排着。</p>
谭家村有一条跟几条村子相通的河流,河水有些深,平时有不少鱼,就是他们抓不到。</p>
此刻几个汉子下到河中后,拖着网往一个范围缓缓往下方拉动着。</p>
网越来越重,他们连忙收网到一旁的岸上,随后在岸上等待的人,再用力将网回收。</p>
“有鱼,真的能抓到鱼!”</p>
“应该有不少,大家都小心些,慢慢拉,别把网给弄坏了。”</p>
随着渔网被拖上来,里面那群活蹦乱跳的鱼,也露面了。</p>
“这一网,起码有将近一百条大些的鱼!”</p>
见到那么多鱼,所有谭家村的人都开心的笑了。</p>
谭立元趁热打铁喊道:“下流的也可以收网了,这里来几个人把鱼都捡出来,咱们晚上再分。</p>
记住把那些不足一斤的小鱼,全部给扔回河里,咱们得给河里留鱼苗,明年才能再有鱼吃。”</p>
“哇哦!太棒了,晚上有鱼汤喝了!”</p>
他们谭家村一共也就不到一百户人,这里有大概七八十条鱼,也就说今晚家家户户最低也能分到一条。</p>
晚上可以煮鱼汤喝了,可惜野葱都被蝗虫吃光了,没法放点葱煮汤了。</p>
尽管这些鱼分到每家每户不算多,大家还是鼓起劲来了。</p>
只要有的吃,这日子便能过的下去。</p>
等这边的鱼捡的差不多了,下流的网也被拖了起来。</p>
又是大概五十条左右的鱼。</p>
河流太长,太宽了,所以不太好网,但是即便这样几十几十条的一网,大家也很满足了。</p>
村里的小孩,兴冲冲地在帮大人们把小鱼给扔回河里。</p>
而大人也是咧着嘴笑,把那些大鱼放到木桶内,满了就抬到一边去,让人守着别被哪个手多的偷了。</p>
“大家都看好自家的小崽子,别落到河里了,这河大,若是掉下去了,渔网都不一定能捞起来。”</p>
村里有水性的汉子们,换着来,网了一网又一网。</p>
到了太阳西沉的时候,谭立元开始组织大家分鱼。</p>
每家每户有八条鱼,四条大鱼,四条中等的。</p>
而会水性的那些汉子,则是每人多两条鱼,毕竟这泡一天的水也不容易。</p>
两条鱼,大概也能值个三十文钱,也算是值了。</p>
至于白紫苏,则是拿到了十一条,其中有五条都是大鱼,甚至是有一条大概有八斤重的草鱼。</p>
既然分到了,她也没有啥不好意思拿的。</p>
大家羡慕,却没人敢有意见。</p>
毕竟如果没有她的编织法子,别说八条鱼了,他们连鱼尾巴的影子都看不见。</p>
“都赶紧拿回去杀了吧,你们也别眼红人家白氏的鱼多,人家好心,不止给了咱们一门手艺,还说了弄鱼的方子。</p>
你们回去杀鱼的时候,小心些别把鱼胆给弄破,把那层黑色的东西洗干净,这鱼啊,就不会又腥又苦了。</p>
吃不了的,抹点粗盐,挂灶房顶上做熏鱼,或者拿出去晒成鱼干都行。</p>
煮饭的时候,把鱼洗洗放上边蒸热就能吃!”</p>
至于会不会咸这个问题,白紫苏觉得古代应该没有这种苦恼。</p>
盐那么珍贵,让他们把咸味煮淡估计才是太奢侈了!</p>
“好了,天黑了,大家回吧,明日不网鱼,来拿鱼篓,有多少鱼就分多少。</p>
等过两日,再网鱼。”</p>
“多谢村长,多谢白氏!”</p>
拿到鱼的人,个个都喜气洋洋的,不止谢了谭立元,还特地跟白紫苏道谢了一番。</p>
今夜的谭家村,晚膳一直弥漫着一股鱼腥味。</p>
家家户户的人,虽然依旧在心痛自己的庄稼,却也难得有了些许笑意。</p>
毕竟有八条鱼,到时候没吃食了,切点鱼肉煮点汤,一人喝几口有咸味的汤,再吃两口肉,也能顶个一日。</p>
***</p>
因为鱼篓小,之前又没用过,所以大家对鱼篓的期待,可以说并不算高。</p>
然而今日全村人又来围着河流观看收取鱼篓时,却震惊了。</p>
每一个鱼篓被提上来,哪怕没满,也有半篓。</p>
不过还是小鱼占多。</p>
谭立元正准备让人把鱼苗丢回去,不过被白紫苏拦住了,“诶诶诶,这种鱼不用放回去。</p>
这种小鱼就是长这么大的,它们长不大了,跟小虾一块炒点,也能当个菜。”</p>
反正这里也没多少,顶多一人分个两三斤而已,就当尝尝味了。</p>
“那行,都回家拿东西来装吧,给你们都分点,不知道咋弄的,就去问问白氏。”</p>
有东西分,大家一下子就积极了,连忙回家拿个篮子来装些小虾小鱼的,还有一两条大鱼。</p>
今天大家本来就要去白紫苏家跟着她学习怎么把鱼做好储存,正好学学咋弄小鱼虾。</p>
白紫苏知道大家都舍不得油,估计不会炒,不过没关系,她还会别的。</p>
她教了一个炒的,还教了一个蒸的给她们,随后教了怎么储存鱼的法子。</p>
“白氏,你懂的真不少。”</p>
“要不说读书人懂的都多呢,人家白氏娘家爹可是秀才老爷。”</p>
“说起来石氏的娘家弟弟是童生了吧,是明年考秀才吗?”</p>
石秋芳点头笑道:“是,夫子说他明年可以下场试试。”</p>
“这若是高中了,往后你可是秀才老爷的姐姐了!”</p>
“借你吉言吧。”</p>
她自然也希望弟弟高中,不图什么,只希望没有白费他这么多年来的寒窗苦读。</p>
要知道弟弟能够读书,真的太不容易了。</p>
当年她会嫁给谭铁柱,除了看对眼以外,也是因为他给的聘礼高。</p>
弟弟读书花销太大了,若非有人帮扶,也走不到今天。</p>
“唉,若不是我们家日子过的紧巴,我也想把孩子送去学堂,这年头啊,还是要读书识字,才能出人头地。”</p>
“谁说不是呢,咱们这些看天吃饱的泥腿子,哪里供得起哦。”</p>
“要我说啊,还是得娃儿聪明,那些笨的,就算了供了也没用。</p>
所以读书这种事,还是要看天赋的,要不然不值当勒紧全家的裤腰带去供他。”</p>
在古代可没有读书明理这种事,他们送孩子读书,都是指望他能够出人头地的。</p>
比如当个官,再不济也要有个好差事,有个功名给族里免田税啥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