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晚上,楚良才和赖家兄妹就尝到了新鲜的野猪肉,这可比平日碗里挑出来的那一两片腌肉要美味的多,尤其是两个孩子,吃的满嘴留香,根本停不下来。</p>
然而,高宁就打了一头野猪回去,在偌大的军营里着实分不到多少人的碗里,大多数人只能闻着空气中散发的猪肉香气过过干瘾。</p>
在军队这种热血沸腾的环境里,向来讲究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把吃苦耐劳的精神贯彻的十分彻底。但是,军队同样也是一个充满竞争的大舞台,所谓狼行千里吃肉,狗走千里吃屎,就是这个道理。</p>
因此,在军营里闻到浓烈的肉香味,不用说肯定是有人发现了打野的好地方,故意用这种简单而又有效的方法勾人馋虫呢。接下来自然会有人蠢蠢欲动,采取同样的手段,获取一些日常伙食之外的特别加餐。</p>
军队是令行禁止的地方不假,但强者自有他们的特殊待遇,能去最危险的地方去拼命,也能享受普通士兵享受不到殊荣和奖励。更何况,对外来说这是一种不可言说的潜规则,但在军队内部早就被士兵们默认了,最典型的例子就在国师麾下远征军。</p>
道理很简单,别看远征军部队多达十万之众,但在军队内部却是等级制度森严的。远征军自出征以来,之所以能够无往而不利,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有国师的烟霞山嫡系部队存在。而且,在国师的嫡系部队当中还有更明细的划分。</p>
出征之前,远征军十余万人马,真正能够称得上精英主力的不过两千多人而已,他们虽然人数少,建制也小,番号上却被冠以“特种”二字,以彰显其在军中的特殊地位,他们的武器装备、军械用品、军装战靴都和其他士兵大有不同。</p>
起初,国师的这支精锐只是看着怪异而已,但当远征军踏上征途以后,十万青年卫国军跟在这两千多人的后面可谓吃尽了苦头,随后赶来汇合的十万皇家守备军同样如此,以至于时任皇家守备军统领兼远征军副统帅的郑雁隆郁闷不已。</p>
在远征军行军至宛城期间,郑雁隆曾经感慨地说过:青年卫国军和皇家守备军加在一起有二十万人马,在国师两千多人的精锐部队面前,几乎就是一个摆设。据此,也就证实了当初五国联军在茂州城外有来无回的经历一点也不冤了。</p>
后来,烟霞军工的生产能力逐渐赶上来了,楚良才在远征军内部实施以老带新的策略,从青年卫国军和皇家守备军当中挑选优秀的士兵加以培养,分发给他们先进的枪械武器,并且由特种营那些兵王门施以魔鬼式训练,这才把远征军的整体战斗力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p>
乌哈汗国和平统一以后,楚良才为保证乌哈自治区政权始终在大兴的掌控之中,不仅给郑伟山留下了四百名特种营精锐,还在完成设立了军事基地,以保证郑伟山在必要时手中有足够的军事力量守护乌哈草原的安定。</p>
远征军随后长途跋涉前往夏州,行军过程中优选出来的两万士兵迅速成长,远征军当中逐渐形成了以老带新,优中选拔人才的晋升制度,从吐蕃到西域连番征战,远征军部队的士兵们很快便成长起来,尽管朝廷不断给远征军增加兵员,但远征军内部精锐士兵的培养却从未止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