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幸她还保持了理智,没有迁怒徐立诚夫妻俩。</p>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徐立诚和严宁安也夹着尾巴做人,尤其是严宁安,什么也不敢说。</p>
虽然这事她毫不知情,但归根结底是因为她不能生。</p>
她再一次提出离婚,徐立诚还是不同意。</p>
就这样,两年过去了,徐立诚和韩宁安都以为这事就过去了,没想到,1959年,乳名小五、大名韩东野的小男孩还是被送到了徐家。</p>
韩景阳跟徐立诚和严宁安说,他已经做通了乔清霞的工作,这事她不反对了。</p>
事情闹到这一步,徐立诚和严宁安要是不收这个孩子,似乎也说不过去了。</p>
所以,俩人收下了这个孩子,并且承诺,孩子只是养在他们身边,韩景阳和乔清霞依旧是他的亲生父母,这是谁也改变不了的事实。</p>
严宁安和徐立诚认认真真的抚养这个孩子,俩人都有工作,收入不错,没有负担,尽最大努力给了这个孩子最好的生活。</p>
甚至单从物质条件上来讲,他比他的哥哥姐姐们生活还要更加优越。</p>
两家人住的近,严宁安和徐立诚也从未对这个已经改名为徐东野的孩子隐瞒过什么,他也经常回韩家玩,韩景阳和乔清霞几乎天天能见到他。</p>
运动来临的时候,因为乔清霞的家世——乔家人在建国后都出国了,国内只剩下了乔清霞——韩家因此受到波及,韩景阳和乔清霞都被停止工作隔离审查,后来又被下放到偏远地区的工厂去劳动。</p>
他们带走了四个孩子,除了徐东野。</p>
分别的时候,乔清霞哭的肝肠寸断,这一走,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跟小儿子再见面。</p>
在他们下放的这几年里,严宁安和徐立诚尽心尽力的抚养徐东野,还让他每个月给亲生父母写信,给他们寄东西,哪怕山水阻隔,形势紧张,也没有中断了徐东野和亲生父母之间的情感交流。</p>
1974年,徐东野高中毕业,这一年,他17岁。</p>
也是在这一年,韩景阳和乔清霞结束下放回到了嘉城,见到了已经长成大小伙子的徐东野。</p>
乔清霞请求徐立诚和严宁安,让孩子改回韩姓,小儿子不能随他的亲生父亲姓韩,一直是乔清霞的心病。</p>
“就算他不姓徐了,以后也还是你们的孩子。”</p>
徐立诚和严宁安都同意了。这些年,他们俩背负的心理压力也很大。</p>
其实徐东野的心里也不好受。小的时候,他曾经以为自己是被父母抛弃的,在严宁安的耐心解释和抚慰下,他知道事实并非如此,他的母亲非常爱他;他也曾经对严宁安和徐立诚有过埋怨,觉得要不是因为他们俩,他不会从小就离开亲生父母。虽然养父母对他也很好,但心里总是有点别扭。</p>
孩子的这些想法,严宁安和徐立诚都知道,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对他好。</p>
知道母亲让他改回韩姓,徐东野毫不犹豫的同意了。或许在他看来,这就是让一切都回到正轨。之前别别扭扭的情况,终于全部理顺了。</p>
严宁安和徐立诚在心里松了口气的同时,也难免感到失落。</p>
最失落的就是严宁安,她为自己难过,也为丈夫难过。</p>
这件事之后,严宁安本来就不算好的身体一落千丈,没几年就病逝了。徐立诚也不长寿,在严宁安死后又活了十多年年,也病逝了。</p>
送养孩子事件是男女主感情之路上遭遇的最大危机,俩人因此闹到差点离婚。</p>
这件事也是男主受到读者谴责最多的地方,因为他一点也不知道尊重妻子和孩子。</p>
同样受到读者谴责的,还有严宁安和徐立诚。</p>
【他们俩要是不想要,拒绝就好了呀。人家还能硬把孩子塞给他们不成?说到底还是这俩人的思想有问题。他们本来就想要。嘴上说不要,心里很诚实,简直是又当又立。】</p>
严宁安死后知道自己生活的世界是一个书中世界,也看到了读者们对这件事的评论,别说,连她自己都觉得读者说的多多少少是有点道理的。</p>
所以,她用全部功德许愿:重来一次,坚决不再养别人的孩子了。她就算不能生,也要理直气壮的活着,不再为孩子的事情操一点心。</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