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整个战争史,绝大多数战争综合国力的较量,而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经典战役之所以让人们津津乐道,原因就是太少太少。故而两国征伐,大势倾轧才是王者之道。
至于临阵对敌,那更是考验一军主帅的随机应变,主帅只有做到料敌先机、因势而变、当机立断,谋士们的各种奇思妙想、奇谋诡计才能取得奇效;若不然,谋士们设计出再多奇谋,那都是无用功、也挽救不了一国一军。而曹操和袁绍在这方面,就是最为典型的正反之例。
“大王,前方有紧急军情送来!”就在杨集准备向济济一堂的随军文武谈及作战方略之时,朱粲将一名斥候校尉引入大帐。
他大步走到杨集面前,将一封红皮信递给杨集。
红色信封代表十万火急,杨集接过信封,从里面抖出一张圭黄的粗麻布,平铺在桌上展开查看,他看了上面的内容,脸色变得异常凝重起来,抬头向众人说道:“高句丽太大使者高进忠率领五万精骑离开辽东城,正往西丰大营进军。”
听了这个重大军情,帐内顿时一片哗然,几乎所有人都坐不住了。
作为熟悉这一带和敌情的漠州都护府大都护,宇文述率先起身发表自己的看法,他神情肃然的说道:“大王,高句丽西丰大营位于城子山大营西南、南夫余城东南。此营与东方的昌图城连成一气,既能威慑我军两大犄角,也可西图辽东郡大安县、黄龙县。而高句丽的三大犄角之中,昌图城部署五万兵力、西丰大营部署十万兵力、西部的磨米城和麦谷各自部署三万。”
“其总计二十一万的兵力,加上此番新增的五万精兵的举动,足以说明高句丽始终将陆上战场视为重中之重,根本就没有受到辽东大营的影响。与此同时,也透露出高句丽固守辽水防线、进攻漠州和辽东郡北部的战略意图。”
宇文述这些年吃了兵力不如人的大亏,心中十分赞同杨集先发制人、主动出击的战略战术,他稍作停顿,接着又说道:“依末将之见,高元和渊子游的野心不是夺回漠州那么简单,而是打算歼灭我军,向西占领辽东、燕郡、柳城、饶乐州、安乐,就算他们没有杀入北平郡,但起码也要将我大隋压制到临渝关前。所以正如大王所言,我军当先发制人,否则,处处受制于人。”
“宇文将军言之极是,末将附议。”杨义臣站起身来,向杨集拱手一礼,沉声说道:“大王,敌军此番增兵,定是因为帛衣头大兄渊子澄援军将至,一旦对方部署完毕,事态将会越发严峻,我们绝对不能再等下去了。”
说完,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大王,末将认为先发制人可以,但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战术战法一旦用了,就没有第二次可言。我们必须将这有且仅有的机会用到关要之处,方能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战果,若不然,只会打草惊蛇,令敌军戒备有加,而我军的处境,却是愈加严峻。”
“大王,末将附议!”骁果军主将阴世师亦是起身表态,他接着锋芒毕露的说道:“依末将愚见,拥有十万大军的西丰大营便是我军的首选目标,若是我军将之攻克,高进忠定然全力北上,这也给了我们以逸待劳的战机。”
“只要我们将此二军成功歼灭,就能分兵攻占昌图城、磨米城和麦谷城。而高元和渊子游方面,由于兵力过于分散,加上李子雄将军和李景将军兵锋直指,他们根本没有多余兵力救援北方,至于渊子澄所率之军,更是远水救不了近火。”
杨善会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沉声向杨集说道:“大王,阴将军此法不错,我军不打则已,要打就先打最硬的犄角。唯有如此,方能获得最大战果,后面之战,也将变得异常轻松。”
在诸多良将的一一补充之下,杨集“先发制人”的战术逐步完善了起来,而目标也已定下。
等到议论的声音渐渐消失,杨集目光扫视诸将一圈,拍板道:“诸位,那我军就打西丰大营,一战而破局。”
“大王英明!”众文武轰然道。
————
求月票、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