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四年七月二十九日,明军自杏山进军松山当日,锦州南面乳峰山。</p>
乳峰山源于女娲补天的传说,历史上清取得政权后,乳峰山又被命名为罕王殿山。来源于当年努尔哈赤逃难,逃到峰顶一块巨石上连困带累睡着,传闻这块巨石就是女娲补天剩下的一块灵石。</p>
因为这个原由,后来清政权将这块巨石命名罕王殿,乳峰山就成罕王殿山了。</p>
其实应该是憨王殿山,老奴自立称汗王,明人谐音翻译过来,称之为憨王,不知为何成为罕王。或许便如红衣大炮一样,明人可称之为红夷大炮的,杀胡口也变成杀虎口。</p>
乳峰山由无数大小丘陵山岭合成,面朝锦州一面,大多地势平缓。面对松山一面,同样山岭起伏,丘陵不断,不过快到主蜂时,山势略显陡峭,且岭前多荒草山石,只可行精锐步军,不可行骑军与战车。</p>
此时乳峰山东侧数百米的山脊上,女娲补天处三块险峻的巨石耸立,有若擎天柱般傲然不倒。</p>
巨石旁,一杆高大的黄龙大伞高高撑起,大伞下,站着一个极肥极胖的清国男子,正是清国皇帝皇太极。明人称之为黄台吉,或是洪太,小憨王不等。</p>
此时的皇太极,正对着山下的松山堡处眺望,不知在凝神细想着什么。</p>
大伞旁边,则站着满满的清国王公贵族,各旗旗主。固山额真,贝勒王爷不等。烈日爆晒下,各人汗流浃背,但都不敢稍动。随他们小憨王样子,都往山顶下眺望。</p>
而沿着山脊处,又布满了清国精锐的巴牙喇营军士与葛布什贤战士,密密旌旗猎猎。</p>
凝神良久,皇太极冷然问道:“洪承畴,王斗他们,由杏山进军了吗?”</p>
镶蓝旗主济尔哈朗排众而出,来到皇太极身旁跪下。回答道:“回皇上,正是。”</p>
他说道:“哨骑回报,明国兵威极盛,浩瀚人马。步,骑,炮交加,人数超过十万人。”</p>
“他们终于来了。”</p>
清国皇帝眼中寒光闪动,又转首看向身旁的巨石。</p>
因为老奴之故。清国上下,将乳峰山视为神山,将三块石视为神石。此时皇太极看着巨石,也不知是否祈求“神山”护佑。还是祈求祖宗英灵护佑,在将要与明军的大战中。胜利大捷。</p>
看了巨石良久,皇太极眼神莫名。他淡然道:“回山城,商议应对军务。”</p>
鼓乐声中,皇太极开始摆驾,沿着平缓的山脊山岭,往乳峰山东面奔去。</p>
他说的山城,却是离乳峰山主峰东侧数里的一处原明军堡垒。</p>
那是一座石筑山城,城池依山势而建,城内平坦,城外则多山崖。站在山城处,北可观锦州,南可瞻松山,放眼望去,松杏各堡,各处墩台,尽收眼底。</p>
乳峰山为锦州城屏障,山城又为乳峰山屏障,地利地势极为重要。不过该城有一个缺陷,若大军从乳峰山北面进攻,则堡垒难守,清人围困锦州多时,该处山城早被清军占去,反作他们盘据要处。</p>
两天前,皇太极领精锐亲军急驰到达锦州时,他巡视锦州、松山各地,便将该城作为自己行营要地。</p>
一路行去,此时的乳峰山己经大变样。</p>
山上山下,原本少树木,多荒草,此时那些树木或荒草,己经全部砍光或是拔除烧光。此举一是增强山上守军的视野,利于于大军防守,二也是防止明军用放火烧山之计。…。</p>
九边的明军,每年有出塞烧荒的传统,每每在草原上大力放火。放火烧山什么,对他们来说很有心得的,若山上荒草不除,他们攻山前放一把火,这天干物燥的,山上的清军要全部成为烤鸡……</p>
除了山岭各处光秃秃的,便是面向南面,如松山堡各处,顺着山岭丘陵,围着主峰各处,挖了数不清的浅沟深沟壕沟,筑了数不胜数的土墙石墙。</p>
这些土墙壕沟,各岭处陡处缓处均有分布,大体是两沟三墙式。</p>
就是一道墙前两道壕沟,每道墙离了不到两百步,便于相互支援。很多石墙土墙都是就地取材,用石块加黏土砌成各道墙垒,有些石墙,甚至蔓延长达十数里之多。</p>
在清军的苦心经营下,整座乳峰山,己经成为一座战争要塞。放眼望去,旌旗遍布,刁斗传习,人叫马嘶。密密麻麻的帐篷,寨子,似乎铺满整座山脉。</p>
清军占据乳峰山,便占据地利,北据雄山,南俯川原丘陵,有若一头远古巨兽冷冷俯视。他们盘据进入锦州要地,不攻下乳峰山,就休想进入锦州半步。而据雄山,明军若攻此山,怕要撞得头破血流,伤亡惨重。</p>
皇太极策马而行,双目漠然,似乎没有丝毫人类感情,他双目扫过乳峰山的南北。</p>
南面,是要塞之地,北面岭下丘陵盘地平缓处,则是屯兵之所。特别沙河沟等地,一直到女儿河边,到女儿河与小凌河的交汇处,更是连绵的军营旗帜。</p>
视线越过,往更东北去,又是石门山,石家岭等山地。</p>
这些山地的东面,小凌河蜿蜒流出,小凌河北岸,就是紫荆山,磨盘山诸山地。此时那些地方,同样驻扎了清国守军,防止明军攻击大凌河堡等要地。</p>
很快的,清国君臣,就来到山城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