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圣登东山参圣象……</p>
这个消息犹如长了翅膀般,疯狂在齐鲁两国传播起来,又因八十一书院消息互通的缘故,还渐渐传向周天下。</p>
这让不少关注封圣的人,目光一下子落在东山上。</p>
“封圣登东山参圣象了?”</p>
“封圣亦应该参圣象了。”</p>
“封圣早应该参圣象了。”</p>
当封青岩还没有登上东山时,消息便已经传向王城南北。</p>
有人诧异。</p>
有人认可。</p>
有人认为早该如此了。</p>
这“圣象”或许只有封圣,方能够勘破一二。</p>
所谓“圣象”,自然是指诸圣在东山上,追根溯源时残留下来的碎片。传言,那些神秘的碎片中,隐藏着大量模糊、紊乱、错杂、晦涩、玄秘的颜色或古怪的画面……</p>
乃至隐藏着天大的秘密。</p>
这秘密或许关系着“帝座”,关系着诸圣归隐的缘故,关系着天下为何不可成圣缘由等等。</p>
为何东山地位崇尊?</p>
乃至被誉为天下第一神山?就连犹如天壁般的天壁山,亦要比东山低一头?东山高不过千丈而已,而天壁却高达万余丈……</p>
这仅仅是因远古有七十二王封禅于此吗?</p>
还是因为,东山上有夏后登天留下的脚印,商帝悟道残留的梦境,人王平定天下的血书,以及诸子追本溯源的碎片?</p>
或许的确如此。</p>
但是,东山上为何会有夏后的脚印,商帝的梦境,人王的血书,诸子的圣象?</p>
这皆因自古便有传言,东山乃是直通帝座的圣地。</p>
也就是说。</p>
东山上或许隐约着,成为天地帝者的秘密。</p>
但是。</p>
一直没有人勘破而已。</p>
所以,当封圣前往东山时,就不得不让人多想了。犹如封圣这般的存在,前往东山,难道只是为了看风景?</p>
或瞻仰一下先贤的风采?</p>
别那么傻白甜了。</p>
即使是赫连山般的诗君子,亦不会如此认为。</p>
所以,在葬山书院以及亳城中,都有不少学子或文人,在热议着封圣登东山,能否参透圣象之事。不少书院学子认为,即使大师兄无法勘破圣象,亦能参悟一二,三四……</p>
这样的观点,在葬山占主流。</p>
在儒教不少书院,不少年轻学子中,这样的观点亦占主流。</p>
在齐鲁两国不少年轻学子,匆匆往东山跑去时,还有不少人在观望。毕竟,不少学子还是认为自已有脸的,不能因为封圣登东山,自已就无脑去追捧……</p>
封圣是封圣。</p>
自已是自已。</p>
不能因为封圣,便失去自我。</p>
……</p>
东山下。</p>
封青岩走下牛车,走前几步便仰望东山。</p>
“君上,传言东山因位居东方,乃是太阳升起之天,亦是万物发祥之地,因此东君具有神秘莫测的主生主死之威能?”</p>
青牛亦在仰望着东山,隐约感受到东山散发出来的煌煌神威,令它的灵魂有些震荡起来。</p>
此时,它看了看四周,便小心翼翼问:“并由主生主死之能,演化为数大神职之能。一为‘新旧相代,固国安民’,二为‘延年益寿,长命成仙’,三为‘福禄官职,贵贱高下’,四为‘生死之期,鬼魂之统’,五为……”</p>
封青岩只是笑笑不语。</p>
而在此时。</p>
东山上突然有绚丽神光绽放,垂落在封青岩身前,化为一条神光之路。</p>
在神光之路四周,有种种幻化出来的神禽神兽,或是飞舞于空,或是卧伏于地,皆是一副相迎之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