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后。</p>
热气渐渐消退。</p>
草木枯萎发黄。</p>
正所谓阴意出地始杀万物,人间一夜西风一夜凉。但在葬山,风雪却依然断断续续,冷冽的寒风不时从天上吹下。</p>
而在这几日,葬山书院再次名震天下……</p>
在天下君子鼎尽碎时。</p>
葬山书院却出天下唯二的君子鼎,赫连山和颜山之名大震王城南北。</p>
不仅为鼎之君子,亦是天运之子。</p>
虽然天运已经降世十余日了,但是只落下五道天运,前三道为白衣君所取,第四、第五道为赫连山和颜山所取。</p>
在四大教主、封圣等教主级别存在,未曾取一缕天运时。</p>
他们却取走一道。</p>
如何不名震天下?</p>
而且,这新生的君子鼎,似乎不是旧的君子鼎那么简单,让世人皆是好奇不已。</p>
儒教二十七书院。</p>
不少老博士兴冲冲赶来葬山,想要研究一下新的君子鼎。</p>
赫连山和颜山二人没有意见,况且只是把君子鼎浮现出来而已。其实,不管老博士如何研究,皆不如赫连山和颜山二人,内心感应那般清楚……</p>
九德之鼎消失,取而代之则是诗鼎、民鼎……</p>
这让众多老博士感慨万千。</p>
这是革故鼎新,天地万象更新啊,也就是说,圣道天下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p>
诸子时代终于落幕了。</p>
其实诸子在归隐时,就代表着他们的时代即将落幕了。</p>
……</p>
甲字院。</p>
周昌坐于亭子中,已经有三日未动了。</p>
此时他脑海里,不断浮现赫连山和颜山拜下时的至诚之言,一为“《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吾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二为“君臣一心,上下和睦,丰衣足食,老少康健,四方咸服,天下安宁”。</p>
犹如滚滚雷霆般,震得他的灵魂在剧烈跳动,差点令他的心神失守。</p>
为何赫连山和颜山二人。</p>
不仅成为天下唯二的鼎君子,还可借来了一道天运?</p>
这皆因他们的至诚之言。</p>
亦唯有至诚。</p>
何为至诚?</p>
诚者,天之道也;</p>
诚之者,人之道也。</p>
至诚之道乃是儒家最高之心境!</p>
现在周昌身为儒家门徒,葬山三英之一,又岂会不知道?</p>
不明白至诚之道的意义?</p>
至诚无息!</p>
至诚无妄!</p>
无息,即没有止息。</p>
无妄,即没有不纯不合。</p>
在周昌想到至诚之道,身子微微颤抖起来,脸色渐渐有些发白,嘴唇亦有些干裂,带着些惊惶道:“至诚之道,非至圣不能知;至圣之德,非至诚不能为!”</p>
最后压抑着声音吼起来了。</p>
既然至诚之道,非至圣不能知,为何赫连山和颜山二人,能够踏入至诚之道?</p>
为何?!</p>
而且。</p>
这至诚之道的第一步,就是直面自已内心的私与伪。</p>
但是他连名字都是假的。</p>
假的!</p>
他连自已真正的名字,都不敢示之他人,又如何去掉伪?而且,他敢展示自已的内心吗?</p>
不敢!</p>
因为他来葬山书院的动机不纯。</p>
诚之至极,便是至诚之道,为无一毫私伪留于心目之间。</p>
虽然他的确知道了,如何借来天运,但是他根本做不到,如赫连山和颜山二人般,以至诚之言借来天运。</p>
这是儒家最高之心境啊。</p>
“至诚之道,非至圣不能知,非至圣不能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