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识体,凡艺皆重章法。全局之起承转合,高=潮所在,散板入拍之起收等,必有正确认识,恰当安排,以免失误及平庸。”</p>
“识体方可明心,心明方可致精深,不可轻之。”</p>
封青岩站在琴谷之央缓缓说着。</p>
秋风吹过,扬起他的白衣,尽显君子之风采,令不少女郎倾慕。</p>
“二需之入境,即以己之心,入琴曲之境,是已得心‘四要’之结果。此境既在于乐境之形,更在于意境之神。”</p>
“二需之传神,即已入境之心,转为表现为琴曲情怀、音韵之构思,下指之前,成竹在胸,乃是传神之途。”</p>
“已达入境之心,既得其形又得其神。”</p>
“在对琴曲的精心分析研判中,毫无轻慢之心、玩忽之态,而如奉妙题、对严试、琢美玉、雕良材、着古墨、布奇奕、着长篇、挥雄师,用慎思熟虑于宏观及细节。”</p>
此时封青岩盘坐下来,口中吐出一个个淡白色的文字。</p>
似乎淡白色的文字,隐隐化为一个个神奇无比的音符,令琴谷里的众人震惊不已。</p>
“古之圣人言,唯乐不可以为伪,琴尤如此。”</p>
“无伪必以真诚,真诚之境在于至善,唯至善方能无欺;抱精心、怀慎思、不欺人、不矫世、则可以传神。”</p>
封青岩口中吐出的音符,似乎化为琴音般在众人的耳朵响起。</p>
这时,十三书院的教谕皆是震惊不已,似乎有些不敢相信看着封青岩。</p>
口吐音符。</p>
音符又化琴音。</p>
难道封圣已为琴君?</p>
要不然,如何能够做到口吐音符,音符化琴音?</p>
“敢问封圣,何为应手?”</p>
此时有琴者满脸激动道,在封圣的一番话中,他似乎明白了什么。但似乎又差一些,便忍不住站起来询问,希望得到下面的答案。</p>
其他琴者闻言,皆是渴望看着封青岩。</p>
封圣之言如同黄钟大吕般,令他们如梦初醒,豁然开朗。</p>
“应手有三则八法。”</p>
封青岩一笑,便继续道:“三则即发声、用韵、运指,八法即轻重、疾徐、方圆、刚柔、浓淡、明暗、虚实、断续。”</p>
“三则八法?”</p>
琴者好奇起来。</p>
“应手,乃是将深怀于心之琴曲,以严格而又多变化之双手,用于七弦,恰当的表现出来。”</p>
“以心用手,以手写心;令由心出,以手应之。”</p>
众琴者一边听,一边看着自已的双手。</p>
“三则之一,发声如金玉。”</p>
“三则之二,移韵若吟诵。”</p>
“三则之三,运指似无心。”</p>
“运指似无心?”</p>
这时有琴者疑惑,前面两个还好理解,问道:“如何无心?”</p>
封青岩闻言,便解释道:“人之行,最放松最自如之时,乃至于不觉,更至于似乎无心。心中在于要成之事,而不觉、不思成事之途径,实已得之于心而似不经意。”</p>
“运指挥弦,纯熟自如,法度自严,音韵自明。”</p>
“于已于人,一似无心。”</p>
……</p>
(https://www.yqwxw.cc/html/127/127072/495453576.html)</p>
www.yqwxw.cc。m.yqwxw.c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