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 物流困局(1 / 2)

李阳巴宓 壶中洞天 1378 字 9个月前

如今已是秋季,各地的谷栗差不多也收的差不多了。</p>

只不过,李阳唯一不确定的是,户部有没有这么快将今年的收成统计出来。</p>

纪偕是户部尚书,所以钱粮之事,自然归他管。</p>

见李阳问话,纪偕赶紧回道:“回大人,目前江苏、广东、浙江、福建、江西等南方各行省的秋收奏表还未到,但是关中其余各省到是将秋收数据呈送过来了。值得高兴的是,这些省份今年的收成,几乎都达到了往年的三倍!属下认为,江南各省亦八九不离十了。”</p>

“哦?真的增长了三倍之收成!”李阳一听这话,顿时大喜。</p>

粮食增长三倍,那就等于是说,大秦的温饱问题就完全得到解决了。</p>

大秦不用再担心粮食温饱问题,自然就可以放开手脚发展手工业,以及经济建设了。</p>

想到这里,李阳心中无比的高兴。</p>

纪偕道:“目前关中各地,确实如此。我大秦十数年来,就还没有过如此大的收成,这可真是大秦之幸,百姓之幸啊。当然,这一切也全因大人之功劳,一是发明改良了犁,同时将东胡和匈奴的牛马运往中原,使得耕种效率提高数倍,加上大人推广的玉米、红薯、土豆产量惊人,又能于旱地种植,如此方才有了这巨大的曾产。要不然,单靠谷栗,亦是不可能让收成增长三倍。”</p>

众人纷纷点头,赞同纪偕的分析,一同道:“此次我大秦喜获丰收,大人居功至伟。”</p>

李阳摆摆手,笑道:“若要论功劳,其实这首功,当属徐福是也!如果不是它跨越万里海洋,从少昊洲将这些新农作物运回来,又岂会有今日的收获,我等应当为他记上这一大功。”</p>

“大人所言极是,徐尚书功劳甚大!”众人连连点头。</p>

对于徐福居首功,大家还是没有任何异意的。</p>

而且,李阳确实很同情徐福,这么老了,还两次远渡美洲,这种差事一般人可受不了。</p>

第一次,是去运玉米、土豆等农作物的种子。这前脚刚回来,人都还未歇息几日,便又跟着嬴政返回美洲去了。</p>

说实话,李阳都有些心疼这老家伙了。</p>

只不过,徐福身为外交部的尚书,而且航海经验丰富,两次远渡美洲,除了他,李阳也实在找不到其他的人选可以替他去。也就只能苦着他了。</p>

这劳苦李阳无法找人替他,但是这功劳,李阳还是必须替他记下的,大秦唯一能回报他的东西,就是这份荣誉了。</p>

所以,当下李阳便道:“教育部必须将徐福的事迹,写进教科书中,让世人皆知其丰功伟绩,同时也让我大秦百姓,学习他那为国,为民谋福的高尚精神。”</p>

萧何等人连忙应喏,对徐福亦是充满了敬意。</p>

扶苏也十分赞同的点点头,道:“徐尚书功在社稷,利在万民,待父皇回来后,孤必会为他请功。”</p>

说到这里,他似乎突然想到了什么,又道:“对了,太傅此次南下视察,可有收获否?”</p>

众人听闻此话,皆好奇的望向李阳。</p>

李阳点点头:“收获自然有。这最大的收获,便是在琅琊发现了公输册这位人才!其在机械、制造方面,可谓是世之奇才。有此人执掌工程制造署,主导海船的打造,臣相信大秦的海船,乃至整个制造业,都将得到快速发展。”</p>

“哦?我大秦竟有此等奇才!”</p>

扶苏不由感到惊讶。</p>

李斯等人,亦是一脸惊叹之色,显然都对公输册此人感到好奇,不由道:“看来,有机会定要见一见大人口中的这位天才不可。”</p>

众人纷纷点头,就连扶苏都一眼想见一见的表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