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8章(2 / 2)

1627崛起南海 零点浪漫 1011 字 2023-07-31

哈建义点点头道:“那是当然,他们从我海汉国贩运回去的各种商品都不愁销路,少则三四倍收益,有十倍八倍利润的也毫不稀奇。”

说到这个话题,可就是陶弘方的专业领域了,他顺着话头接道:“每年在舟山完成的贸易当中,有四成是与外国商人进行的跨国贸易,所以你可以看到,这里有很多由外国商人经营的商栈和店铺。对他们来说,这里就是一个巨大的聚宝盆,可以源源不断地向他们提供财富。”

朱子安道:“如此说来,想必官府也能从中获得不少税赋?”

陶弘方道:“获得税赋只是一方面,贸易活动所带动的社会生产,才是官府真正看重的东西。”

朱子安听得一知半解,他不太明白什么叫做社会生产,但又隐约能懂得陶弘方要表达的意思,海汉官府所看重的不只是从交易过程中收取的税,还有因为这些贸易活动所带来的附属效应。

这个道理并不难懂,但朱子安不太明白的是,既然有这么多的外国商人愿意汇聚到这里从事跨国贸易,那为何在大明统治时期没有出现这样的景象?

朱子安将自己心中的疑问道出,陶弘方耐心地继续向他说明道:“大明统治时期对海上贸易的管控非常严格,所以绝大部分跨国贸易只能以走私的方式进行,而这样一来,官府无法从中得到实际的好处,自然也无法让这些贸易活动得到朝廷的解禁。”

朱子安皱眉道:“既然有利可图,朝廷为何不放开禁止,发展跨国贸易?”

这时候哈建义重新接过了话头:“原因很简单,因为朝堂上那些人没有掌控局面的能力。他们担心外国人会像倭寇一样祸害地方,也害怕富起来的海商们会发展出实力可怕的私人武装。官府从跨国贸易中收的那点税,好像远远不能平衡由此产生的风险,既然无法监管,所以干脆就一刀切,全面禁止,这样上上下下都少些麻烦。”

话很难听,但事实的确是如此,大明自朱元璋始,便认为国家的根本在于农业,而跨国海上贸易只会带来动乱,所以颁布了严格的禁令,封锁沿海港口。直到隆庆年间,朝廷才开始逐步解禁,但仍然只开放了有限的几处港口可从事跨国贸易,同时对贸易活动征收商税。

这种严格的限制让大明失去了宝贵的发展机会,而同时期的西方国家却趁此阶段完成了全球范围内的殖民和贸易布局,对海洋的利用效率大大超过了大明。直到朱子安来到舟山岛上,他仍然不明白为何海汉能将这里经营得如此繁荣,而大明又是输在了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