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李儒的阴毒之计,此乃阳谋!【求订(2 / 2)

“无论他们做出什么选择,都需要承担相当严重的代价,这样想来,袁绍和袁术又岂能不心绪大乱?”</p>

“自然拖住他们的行军速度了!”</p>

……</p>

“嘶!”</p>

董卓深吸一口气。</p>

接着便是久久无言。</p>

他被李儒的阴毒计划给惊住了,这一招着实有些用心险恶。</p>

设身处地的想。</p>

倘若他是袁绍或者袁术,置身于这样的局面之中,那是真的进退两难,不知该作何决定。</p>

不愧是李文优。</p>

真狠啊……</p>

不过,我喜欢!</p>

从惊骇当中清醒过来的董卓,脸上也随之而露出了残暴的笑容。</p>

他可不是什么良善之辈。</p>

在某种程度上,他可比李儒要更加心狠手辣,毫无底线。</p>

因此这个计策正合他意!</p>

袁隗等人是死是活,袁绍和袁术心中又是何等煎熬,这关他屁事?</p>

只要有用,他就用!</p>

只是正当他准备下令,吩咐李儒去代办这件事,把袁家一族都抓起来时。</p>

一个记忆片段突然从他脑海中闪回,令他不由的呆了几秒。</p>

接着才有些犹豫的说道。</p>

“曹子脩当初曾经对我说过,像袁绍这种心怀野望,志向远大之辈,是不会被区区一些族中老幼所束缚的。”</p>

“我们便是以袁家一族来威胁他,恐怕也不见得能有什么大用啊。”</p>

“倘若袁绍冷血无情,就看着我们将袁隗等人枭首示众,然后依旧大摇大摆的朝洛阳而来,彼时又如何是好?”</p>

也不知是什么缘故。</p>

曹昂所说过的一些言语,在董卓心里留有很深的印象,经常令他不由自主的想到,眼下便是如此。</p>

然而李儒却摇了摇头。</p>

面上多有不以为意。</p>

“相国此言差矣,我们的目的是拖住他们,而并非真的让袁绍退兵。”</p>

“故而袁家子就是真的冷血无情,那又能如何呢,大不了我们将袁隗等人的脑袋割下来,直接差人送去。”</p>

“倘若袁绍和袁术能对此无动于衷,依旧大摇大摆的发兵进攻,那他们的不孝,恐怕要在天下留名了!”</p>

李儒的这些话。</p>

董卓反复咀嚼了一番。</p>

随即恍然大悟。</p>

此乃阳谋耳!</p>

只要二袁还爱惜自己的羽毛,注重自己那点名声。</p>

那在得到袁隗等人的死讯,并且亲眼看到这些人的脑袋后,无论如何也得哭天抢地,悲痛哀悼一番。</p>

这不就顺利耽误了他们的时间吗?</p>

啧!</p>

果真绝妙好计!</p>

……</p>

“文优,此事就交给你了,务必使袁家上下一个都不得走脱,除了稚子小儿之外,悉数都要下狱!”</p>

李儒应了一声。</p>

但并未立即离去。</p>

反倒转身,将先前被董卓一脚踢飞的桌案给扶了起来,然后又在上面铺开了地图,接着用手指点了点联军目前所在的位置。</p>

“还有一事。”</p>

“成皋关之后,只有巩县和偃师县两座大城,相国此前不是派吕将军镇守偃师吗,眼下看来,远远不够。”</p>

“首要一点就是加派人手,在巩县也设一道防线,为了大局考虑,损失些兵力也不打紧。”</p>

董卓点了点头。</p>

这是应有之义。</p>

在脑海中默念了一下自己手下的大将名单后,董卓最终选定了一人。</p>

“那就让樊稠率一万大军前去!”</p>

在成皋关折了两万兵马,即便以董卓的家底,也是元气大伤,肉疼不已。</p>

地主家也没余粮了。</p>

更何况这是注定要牺牲掉的兵力,派的越多损失越大。</p>

故而只一万人。</p>

……</p>

李儒躬身行礼。</p>

向董卓告辞退下。</p>

只是正当他右脚准备跨出宫殿的门槛时,突然脑海里一个念头,使得李儒不由得在原地愣了愣。</p>

要不要提醒一下相国呢?</p>

犹豫了半晌之后。</p>

终究是董卓这边的分量压过了曹昂,使得李儒回过身来。</p>

拱手抱拳,轻声言道:“相国,吕布此人不可全信,还需多加防备啊!”</p>

董卓眼中顿时闪过一道异色。</p>

眼睛瞪的老大。</p>

上下打量了一番李儒。</p>

见其面色如常,看起来颇为坦荡,并不像是与吕布有私人恩怨,在这搞政治斗争。</p>

这才悠悠的问道:“文优何出此言,奉先对我忠心耿耿,自投奔到我麾下以来,交代给他的每一件事,无不办的稳当妥帖,何来防备一说?”</p>

李儒既然开了口,就不会犹豫。</p>

他指了指早上送来的战报。</p>

“请恕属下冒犯直言,当初吕将军投入到您麾下,正是曹昂所举荐,他们二人据说以兄弟相称。”</p>

“如今曹子脩已然叛变,那吕将军此刻是作何打算,他与曹昂之间有无联系,这些都不得而知。”</p>

“即便吕将军对您忠心耿耿,有些事也不得不防,还望相国三思!”</p>

李儒虽然在曹昂这边有一条暗线。</p>

但他最根本的立场还是董卓。</p>

因此小事,或者会牵扯到自己的事情,他会帮曹昂打个圆场。</p>

可要是关乎到董卓势力存亡的大事,他绝不会马虎。</p>

因此在对待吕布的问题上。</p>

李儒选择直言进谏。</p>

……</p>

然而令李儒颇为诧异的是。</p>

董卓在听了他的言语后。</p>

竟然并未露出什么凝重的神色,反倒哈哈大笑起来。</p>

“文优多虑矣!”</p>

“我与奉先相处已有半年之久,他是个什么样的性子,我还能不了解?”</p>

“奉先重利大过重情,他与曹子脩的确兄弟相称,但只有老夫能给予他最大的利益,最多的好处,你说他怎么可能背叛于我呢?”</p>

说到这里。</p>

董卓眼睛微微眯起。</p>

“再说老夫也不是毫无防备,此番偃师县的守军中,主持大局的乃是文才,奉先需受他的节制。”</p>

“他便是有所异心,也翻不了天,这下伱放心了吧?”</p>

李儒心中为之一松。</p>

……</p>

月票推荐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