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2章 明着辞官,实际上是为了捞名声(2 / 2)

“暴卿乃大明重臣,咱向来极其信任暴卿,你又何苦苛责自己。”</p>

暴昭闻言动容,心里感激。</p>

当下更加坚定地拱了拱手,“还请皇上成全。”</p>

朱棣无奈地叹息一声。</p>

“暴卿如果这般坚持,递个折子吧!”</p>

“多谢皇上!”</p>

暴昭满脸喜色,似乎捡到宝贝。</p>

邓林海神色怪异。</p>

朱棣又问,“暴卿对于吏部尚书人选,可有推荐?”</p>

暴昭脱口而出,“回禀皇上,微臣觉得吏部侍郎蹇玉熟悉大明律法,德才兼备。”</p>

“而且蹇玉是洪武期间进士,傍在先帝身边多年,为人诚实,当得吏部尚书。”</p>

“蹇玉吗?”</p>

朱棣微微颔首,“咱知道这人,先帝也很信任他,破例让他待在身边多年,甚至他的名也是先帝所赐。”</p>

“皇上英明!”</p>

暴昭拱手行礼。</p>

朱棣点了点头,“那么,吏部尚书由他担任。”</p>

“皇上英明!”</p>

暴昭面露喜色。</p>

暴昭和邓林海离开后,朱高炽忍不住询问,“父皇,虽然暴尚书对松江府一案,有不可推卸责任。”</p>

“但因为这事让他辞官,是不是有点……”</p>

朱棣神色古怪地看了朱高炽半晌。</p>

“松江府一案,咱确实迁怒暴昭,可没有逼他辞官的意思。”</p>

“他如此急着辞官,是他自己的意思。”</p>

“他自己想辞官?”</p>

朱高炽怔住,有些困惑。</p>

吏部尚书,等同于大明天官,地位崇高,是任何一个官员做梦都想晋升的官职。</p>

就因为用人不贤,导致大明有了贪官,就想辞官?</p>

朱高炽根本不信精力不足这些说辞。</p>

见朱高炽还在疑惑,朱棣解释,“你觉得粮食对大明重要吗?”</p>

朱高炽连忙点头,“那是国之根本。”</p>

“没错!”</p>

朱棣轻轻颔首,“粮食如此重要,现今又多了玉米新品种,暴昭亲自看管培育,待到全大明推广扬名时,暴昭是不是也能流芳百世?”</p>

“这样啊!”</p>

朱高炽呆若木鸡。</p>

他知道朱棣说得有道理。</p>

粮食对大明的重要性,已经毋庸置疑。</p>

如果玉米被曾经的吏部尚书暴昭培育推广,不但流芳百世,甚至能被百姓称为圣贤。</p>

如此好事,借由松江府一案,以及担心勋爵官员这理由,简直是老狐狸。</p>

朱高炽莫名有些气愤。</p>

“父皇如果让暴昭去铜鼓岭,岂不是抢了宋师和铜鼓岭一众培育人员的功劳?”</p>

“不至于!”</p>

朱棣淡淡摇头。</p>

朱高炽顿时纳闷。</p>

朱棣当即解释,“你别忘了,你掌控着报刊。”</p>

朱高炽眸光大亮。</p>

朱棣笑了笑,“宋师也不是好欺负的,或许暴昭也没有那么多心眼,只是担心宋师太过坦然,啥事都不上心。”</p>

儒臣跟勋爵双看两相厌!</p>

朱高炽莫名想到这点,缓缓点了点头。</p>

第二日朝会,出现了让满朝文武瞠目结舌的一幕。</p>

暴昭竟然上奏辞官。</p>

皇上竟然毫不犹豫地同意了。</p>

没有阻拦!</p>

暴昭的光禄大夫还是皇上特授,可堂堂大明天官,吏部尚书就这么辞官了?</p>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