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隐走得很快,路上遇到跟他行礼的下人都顾不得理会。</p>
让那些下人一脸困惑。</p>
老爷这是怎么了?</p>
宋隐很快就来到后花园。</p>
玉米地上,稀稀落落地能看到一些嫩绿的小芽。</p>
“真发芽了!”</p>
宋隐看着心情大好。</p>
当即对着黄春光吩咐,“必须看护好玉米苗,严防死守,别被畜生吃了,再多长一个月就不必担心了。”</p>
宋府前院收拾得特别洁净,不存在猫鼠和鸟类。</p>
可后院有花草树木,还有凉亭,不可避免会有这些动物。</p>
黄春光一脸严肃,“宋大人放心,莫将会增派人手保护。”</p>
“也不用那样。”</p>
宋隐缓缓摇头,“随时有五人看着就可以。”</p>
“是,宋大人!”</p>
黄春光点头应下。</p>
宋隐对着玉米苗看了又看,“等玉米长成,煮熟后又甜又嫩可好吃了。”</p>
黄春光彻底无语。</p>
金銮殿内。</p>
朱棣蹙额看着亦失哈。</p>
“袁华离开多久了?”</p>
亦失哈愣了一下,才急忙回禀,“回皇上,算算时间也将近一个半月了,上周还收到袁大伴发回消息,代王遵旨,正跟袁大伴回京途中。”</p>
闻言,朱棣神色缓和一些。</p>
亦失哈也松懈下来。</p>
又过了几日。</p>
一名内侍再次送回袁华消息。</p>
朱棣看了后立刻大怒。</p>
亦失哈心头一颤。</p>
“混账玩意!”</p>
朱棣当场骂开,“如此怠慢咱,无君无兄,傲狼悖慢!”</p>
亦失哈整根弦都绷紧起来,“皇上息怒,千万别气坏身体。”</p>
“哼!”</p>
朱棣连连冷哼,“宣徐增寿进宫。”</p>
“是,皇上!”</p>
亦失哈心中暗惊,领令后出去。</p>
徐增寿很快疾步而来。</p>
“微臣徐增寿参见皇上!”</p>
“平身!”</p>
朱棣不等徐增寿询问,率先开口,“代王无君无兄,骄纵狂傲,咱连下两道圣旨都无法将其招来京城。”</p>
“甚至在路上故意磨蹭,对宣旨的人,各种欺压。”</p>
“他既然不想来,就别来了。”</p>
“你带咱旨意把他送回大同,并把他的三护卫、仪卫全削了。”</p>
徐增寿大惊,一脸诧异。</p>
“皇上真的要把代王的三护卫和仪卫都削了?”</p>
“哼!抗祖训,无君无兄,残害军民,屡教不改!”</p>
朱棣哼了一声。</p>
徐增寿自然也听闻过代王在大同做尽恶事,特别是欺辱代王妃。</p>
徐增寿这些兄弟早就心中愤怒。</p>
可那是大明藩王,又远离京城,即便想有所动作,也鞭长莫及。</p>
徐增寿反应过来后,连忙询问,“皇上,如果削了代王的三护卫和仪卫,无人镇守代王府,如果出现刁民贼子,那该如何是好?”</p>
闻言,朱棣神色凝住。</p>
朱桂犯下的那些恶事,真有可能招来贼人。</p>
“那就给他留下一个百户所,只能保护代王府。”</p>
“皇上英明!”</p>
徐增寿点头应下。</p>
这样足够保护代王府了。</p>
这事得回去跟长兄商量一下,暗中将那些校尉换成徐家亲信,交给代世子管理。</p>
“你先回去准备,下午圣旨就能给你,明日即刻出发。”</p>
“微臣遵旨!”</p>
徐增寿匆匆离开。</p>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