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但解决了大军粮食大事,还大大鼓舞将士们的士气。”</p>
“如此万众一心,我大明必胜。”</p>
“宋大人能够让百姓心系朝廷,简直惊为天人。”</p>
大臣们纷纷议论。</p>
一个个看向宋隐的目光中,敬佩中夹杂着惊骇。</p>
在这之前,许多人都认为大军补给麻烦了,或许还有可能根本就供应不上。</p>
想不到这才短短几天时间,仅凭着一人一马的送粮队伍,就超额完成了给大军送粮任务。</p>
这场面,超出了所有人的认知。</p>
这一幕,无比震撼人心。</p>
就连李善长脸上,也闪烁着不可置信的神色。</p>
他早就打得如意算盘,以为宋隐一定无法完成押送粮食任务。</p>
那时,他就有理由从宋隐手中夺回此战的后勤大权。</p>
哪里料到,会是这么一个震撼人心的结果。</p>
宋隐再一次,凭着一己之力,调动起广大百姓的参战热情。</p>
这份能耐,普天之下,除了宋隐再也没有第二人可以做得到。</p>
就连坐在龙椅上的朱元璋,同样没有这个号召力。</p>
听到群臣的议论声,朱元璋更加高兴。</p>
一直冷眼观察的朱元璋,此刻无比兴奋。</p>
能够看到百姓心系朝廷,让朱元璋感到非常欣慰。</p>
大明百姓和将士们万众一心,共同御敌。</p>
这种情况,历朝历代皇帝,天天做梦都想,却都做不到的事情,就发生在眼前。</p>
“不错,太好了。”</p>
“宋隐,你给大伙儿说说,你是如何让百姓一人一马就直赴前线的?难不成又允诺给百姓什么好处?所以他们甘愿为了一点蝇头小利连命都不顾了?”</p>
朱元璋高兴之余,又无比好奇宋隐这次又用了什么手段。</p>
至少,现在无一人明白其中的奥秘是什么?</p>
顿时,所有人的目光唰地全向宋隐看了过去。</p>
面对那么多探寻的目光,宋隐满脸无奈。</p>
他双手一摊,“这点小事不算是事啊!简直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p>
听到宋隐如此轻松的话,所有人都觉得宋隐在羞辱他们的智商。</p>
就连朱元璋亦是有这种感觉,觉得自己的智商正被宋隐按在脚上碾压。</p>
他原本还兴致勃勃,热血沸腾,现在瞬间整个人就不好了。</p>
宋隐你这个王八蛋,这么装逼好吗?</p>
到底是怎么做的,直接说不就完事了,非要卖个关子吊人胃口?</p>
“皇上,还记得北方战事后,臣替百姓请功一事吗?”</p>
“正因为朝廷给百姓记功,念着百姓的好,所以从那后,爱国情怀的种子就种进了百姓心里。”</p>
“也让百姓们知道,大明跟他们是一体的。”</p>
“大明荣,他们荣,大明衰,他们也跟着倒霉。”</p>
“此次战事一起,臣借助报纸又着重渲染了这种爱国气氛,顿时激发出百姓心底的爱国情怀。”</p>
“所以,百姓们都将爱国情怀付诸行动。”</p>
随着宋隐解释,文武百官听了都瞠目结舌,不可思议地看着宋隐。</p>
想不到,这一环扣一环的效果如此显著。</p>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