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p>
头一回听说,打了胜仗,除了犒赏三军,还要犒赏百姓!</p>
这又是什么道理?</p>
毕竟,百姓的数量远远超过军队数倍。</p>
这犒赏下来,岂不是耗费非常庞大?</p>
毫无疑问,宋隐的话,把朱元璋和朱标都给整蒙逼了。</p>
宋隐看到他们一脸茫然的样子,笑了笑,“敢问皇上和太子殿下,此次大获全胜,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p>
朱标不假思索地开口,“自然是将士们骁勇善战,勇猛过人。”</p>
听到这个答案,宋隐却摇了摇头。</p>
“此番获胜,确实离不开将士的勇猛善战,犒赏三军理所应当。”</p>
“但是百姓们的功劳和功赏不该少。”</p>
“这次战事如此紧急,如果不是百姓们紧急支援,后勤补给不可能这么快到位,大明国库更没有物资可以支撑几个月的战事。”</p>
“是百姓商人解决了朝廷的这个后顾之忧,所以理应给百姓们记功。”</p>
朱元璋和朱标若有所思。</p>
这么说确实是如此。</p>
因为大明火车建设耗费了巨大的物资,而且各州府还有很多在建的工程。</p>
所以说这段时间以来,大明其实无论是物资和资金都非常紧凑。</p>
蓝玉敢带着大军深入漠北,取得如此大的功绩,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后勤物资、武器装备有极大的保障。</p>
否则这场战争即便能赢,也未必能取得这么大的成绩。</p>
但是要给商人百姓请功,朱元璋心里就觉得不得劲。</p>
倒并非他小气。</p>
自己建立大明以来,事事都以百姓为主。</p>
他觉得自己对待百姓,已经仁至义尽。</p>
历朝历代的皇帝,都无法跟自己比。</p>
而且这几年每到年关,都还给百姓发福利。</p>
现在如果再给百姓功劳和赏赐,百姓们还不得骄傲起来。</p>
大明需要傲骨,但是朱元璋不需要连百姓都傲慢起来。</p>
傲慢的人就没有一个是好下场。</p>
“虽说这场战争百姓和商人确实也有功劳,但是,让他们提供粮食时,不是已经给过他们福利待遇了吗?”</p>
“给百姓们减税,商人们可以免费打广告,这些还不够吗?”</p>
朱元璋很不理解宋隐的想法。</p>
在他眼里,百姓商人们的行为,也都是奔着利益而来的。</p>
说白了,这其实就是一场交易。</p>
如果再给他们奖赏,岂不是多此一举?</p>
宋隐摇着头,“皇上,这件事情要一分为二来看待。”</p>
“刚开始时,百姓确实是因为朝廷的好处而帮助军队。”</p>
“但是后来,百姓意识到只有大明强盛,才能保他们平安后,他们是把自己作为大明一分子,通过帮助军队来参与这场战斗。”</p>
“所以理应替他们请功奖赏。”</p>
宋隐这番话,顿时让朱元璋再次思考起来。</p>
而朱标此时也有所领悟,“难不成宋师是想用这个办法来激励百姓,增加他们对大明的凝聚力?”</p>
朱标这话,让朱元璋有所触动。</p>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