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朝历代,哪一个王朝的愿望,都是希望朝廷跟民间百姓上下一体。</p>
可是要做到这一点,却是何等困难?</p>
甚至在这之前的任何一个王朝,都无人能做到。</p>
甚至许多王朝发生战争时,百姓都纷纷抗议,生怕受到战火波及。</p>
可是大明却反过来。</p>
前方战火刚起,商人百姓就积极配合,完全跟朝廷站在同一阵线上。</p>
即便明知道他们也是图了各自的利益,但是又有哪一个大臣,能够让百姓如此配合呢?</p>
“宋大人的手段简直震撼人心。”</p>
“如此一来,前方战事将没有任何后顾之忧。”</p>
朱标也是连连感叹,心里越发确定,等战事完后,继续跟宋隐学习。</p>
“但是大明各地工程都还在建造中,如此一来,会不会影响?”</p>
前方军队补给不需要操心了。</p>
朱元璋回过神后,立马操心起各州府情况。</p>
这次战事,朱元璋要求不高,只要能够抵挡得住蒙元大军的进攻就行。</p>
毕竟,以大明现在的军力,要想摧毁整个蒙元朝廷,还为时过早。</p>
等到火车建好后,大明主动发起的攻击,才是他真正期待的一战。</p>
听到询问,胡雄连忙汇报。</p>
“回皇上,并不会有影响。”</p>
“因为这次支持军队的补给,都是商人百姓家中多余的存粮。”</p>
听到这话,朱元璋深深地松了口气。</p>
毕竟前几年,湖广才出现一场规模巨大的荒灾。</p>
可是现在,百姓们还有富余的粮食拿出来支援军队。</p>
“锦衣卫继续盯好前方战士,一有消息立刻传报,不得耽误。”</p>
“兵部积极对接前方军队各方消息,前线有任何变数,必须及时处理。”</p>
“至于后勤方面,仍旧由宋隐全权负责,他有任何需求,所有部门包括锦衣卫,都要无条件服从调遣。”</p>
朱元璋感慨之余,连声下旨。</p>
这样的旨意,别说是兵部尚书和胡雄,就连朱标都傻了。</p>
谁不知道锦衣卫直接隶属朱元璋,只对朱元璋一个人负责,哪怕监国的朱标都无权调动</p>
可是现在,朱元璋却把这个调动锦衣卫的权力也给了宋隐。</p>
朱元璋对宋隐的宠信程度简直无人能及。</p>
前方战事吃紧,大明各州府基建也是一刻不停。</p>
可以说,现在整个大明内外,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紧张状态。</p>
许多大臣都忙得焦头烂额。</p>
朱标也在此时,要将他的裁员计划提上议程。</p>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