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们兴高采烈地各种议论。</p>
“可不是嘛!若不是托了宋大人的福,咱都没脸出去说,咱还没吃过海鲜,竟然混得比那些商人还差。”</p>
官员们纷纷感叹!</p>
像龙虾,海参这些奢侈海鲜,平日里只有皇亲国戚或是权贵们及富商才吃得起。</p>
二品以下官员的俸禄,一年不吃不喝,顶多也只买得起一只龙虾。</p>
如此奢侈而又昂贵的价格,他们哪里消费得起?</p>
“真是托宋大人的福,让咱们也享受一把,否则咱这一辈子根本都吃不起。”</p>
官员们纷纷议论,十分满意这次补贴。</p>
每个人都心满意足,自然对宋隐各种夸奖。</p>
“为了这次补贴,宋大人可谓是用心良苦。”</p>
“可不是吗?宋大人不但替百姓谋福利,对我们也同样不小气。”</p>
宋隐不但给朝廷官员发补贴,就连地方官员同样有份。</p>
这让许多官员热泪盈眶,感恩宋隐的一视同仁。</p>
以前的户部尚书赵昌,虽然心眼不坏,但每到年关,各部门正用钱的时候,他干脆闭门不出,躲了起来。</p>
甚至还想方设法的在官员俸禄一事找各种原因缓发。</p>
虽说也有国库拮据的原因,但对俸禄做手脚,这性质就恶劣了。</p>
现在换了宋隐当户部上书,众官员终于有种被金主爸爸眷顾的优越感。</p>
不仅给部门拨款大方快速,也从来不会打他们俸禄的主意,甚至还主动给他们发放补贴。</p>
而且这好处还不会忘了地方官员。</p>
宋隐此举,获得了大明整个官员体系对他的崇拜。</p>
随着户部送往地方的补贴,声势浩荡地离开京城,让更多人得知了户部的做法,是如此的公平公正。</p>
所有官员甚至连百姓都无比震撼!</p>
可是朱元璋从锦衣卫那儿得知此事以后,脸色瞬间就相当难看。</p>
虽然他觉得只要不给官员涨俸禄,发点补贴没关系。</p>
那时他还以为补贴而已,能高到哪去?</p>
朱元璋万万想不到,宋隐凭借给官员发放补贴,就让官员的怨气都烟消云散了。</p>
甚至,宋隐还给地方官员也发补贴。</p>
现在朝廷内外官员都更加卖力工作。</p>
一个补贴既平复了他们对朱元璋不给他们涨俸禄的怨气,又激励他们干劲十足地认真工作。</p>
这让朱元璋大感意外!</p>
虽然朱元璋此时很愤怒,但他也阻止不了,甚至不能阻止!</p>
相较于给官员涨俸禄,朱元璋更趋向于给他们发补贴。</p>
只是朱元璋非常在意宋隐这么做,让官员对他的凝聚力更强,让他更得民心!</p>
而且不只是朝廷官员,就连地方官员都十分崇拜宋隐。</p>
这对朱元璋来说如鲠在喉,坐立不安!</p>
在这之前,福建和北平这两个行省的官员就已经对宋隐马首是瞻。</p>
宋隐在地方的影响力甚至超过藩王。</p>
虽说宋隐还没有当初丞相胡惟庸那么大的权力,而且朝廷派系林立。</p>
但朱元璋清楚,宋隐早晚有一天会权势滔天。</p>
现在户部正源源不断地往各州府送补贴,朱元璋不用想,都知道等那些官员收到补贴后,还不知如何对宋隐感恩戴德呢!</p>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