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不忘前尘,不负将来,岁月不弃追梦人(求月票)(1 / 2)

工作人员只猜对了一半。</p>

外面聚集起来那批人,有半数是冲着钟导的名头来的。</p>

另外半数,则是冲着锦梨来的。</p>

在锦梨排练话剧合唱主题曲的时候,隋玲芳前去参观,会给她拍一些照片,时不时往外爆出剧照。</p>

网友都对锦梨的打扮感到好奇。</p>

无论是妆容、头发还是衣服的搭配,完全是上世纪的风格透着一股优雅从容的书卷气。</p>

这一下子就戳中了锦梨粉丝的心!</p>

这些粉丝通过一些直播间的粉丝群,约定在某个地方集合,如同游子找到了回家的组织那般兴奋。</p>

虽然大家都是陌生人,但对锦梨的崇拜与喜爱,让她们聚集在了一起,有男有女。</p>

“你也是冰糖雪梨吗?”</p>

“对对对,我是,你也是吗?”</p>

两个女孩高兴地把手握在一起,“终于找到组织了,也不知道能不能看见锦梨。”</p>

另一个人插话道:“有点困难,锦梨的公司并不喜欢粉丝私下集合去追星,锦梨也不提倡。”</p>

因为公司从不鼓励这种行为,所以前来的粉丝早就做好了准备,她们把这次活动不当做是追星,而是同好会。</p>

有个粉丝说道:“我最先开始是在自习室刷到她的,那个时候我就觉得这个主播长得好看,又有毅力,每天都坚持学习刷题,还愿意带着粉丝一起学,人真好。</p>

后来我才知道她原来还是个明星,那就更加难能可贵了。</p>

这次我把女儿也带过来,不为别的,就想要近距离接受熏陶,哪怕见不到锦梨也没关系,当做是一次出游游玩。”</p>

其他粉丝恍然大悟,这时候她们才发现,周围搭起了很多帐篷。</p>

粉丝眼睛一转,原来这才是大家的真正目的啊!</p>

前来观看锦鲤的表演是假,过来放松游玩聊天才是真。</p>

也多亏了《筑梦者》的路演取景好,就在森林公园的里面,借用了这里的一个羽毛球场馆,临时搭建了话剧舞台。</p>

忽然一阵喧哗声传来,原是体育馆外面的大屏幕被打开,播放出阵阵音乐。</p>

仔细一瞧,那还是粉色少女以前的MV视频!</p>

“波涛汹涌,亘古不灭,是16亿千米的瑰丽</p>

无尽的能力压缩坍塌,化为内在的驱动力</p>

宇宙能量为我提供动力,恒星渺小却又伟大</p>

万有引力是我的因果,我随着世界种下一颗恒星</p>

……”</p>

欢快活泼朗朗上口的曲调,立刻引起粉丝们一同哼唱。</p>

不一会儿,外场回荡起《小星愿》的歌声。</p>

这里的声音越来越嘹亮,很快飘入内场,落在锦梨的耳边。</p>

锦梨有些意外,特意把头伸向窗边观看,她这个位置看不到粉丝,但歌声却能飘来。</p>

钟导迈着急匆匆的步伐走入休息室,脸上表情严峻。</p>

他在外场镇守,负责调动所有工作人员,同时作下一项项决定。</p>

作为第一次导话剧的“新人导演”,他特意请了成熟专业的话剧团队来帮忙,即便如此,还是忙得一团乱。</p>

“锦梨,准备好了吗?”</p>

锦梨朝他点了点头。</p>

钟文台说道:“现在就跟我去后台候场,我顺便叫其他人也一起来。”</p>

不知想到了什么,他脚步一顿,安抚她道:“不用太紧张,你的实力经得起考验。”</p>

“对了,场外聚集的人太多了,都想看话剧,我不想让粉丝失望,特意协调场馆的负责人把大屏幕打开,外面的人都能看到我们的话剧演出。”</p>

锦梨:……</p>

导演,你确定不是过来给我增加压力的?-</p>

话剧的开场还是挺重要的。</p>

开场方式会根据剧本内容和风格等因素进行选择和设计,以达到吸引观众并为故事展开奠定基础的目的。</p>

比如在茶馆里,老舍先生就选取了“茶馆”这一老BJ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来展开故事,为群像式故事的叙述提供了可能性。</p>

除此之外,常见话剧开场方式有:制造悬念、激烈冲突、独特场景、惊人画面、主角困境、神秘氛围、倒叙开场……</p>

而《筑梦者》的话剧开场,钟导大手一挥,从“独特场景”入手——</p>

幕布被掀开,一辆具有时代特色的火车出现在了人们面前!</p>

观众不由一阵惊讶,这道具很逼真啊!</p>

“嘟嘟嘟——”</p>

随着火车鸣笛的声音传来,有好几个穿着学生装的年轻人提着行李包,脚步匆匆追逐着火车。</p>

这一幕场景,叫做【对知识的渴望——海外求学】!</p>

“何慧,去到国外好好学习,有什么困难就写信回来,国家会想尽办法帮你们解决的!”</p>

何慧等几个年轻学生,眼里有着对知识的热忱,仿佛天上的太阳那般炙热,挂着无比自信的笑容。</p>

“我们一定会学有所成回来的!”</p>

“祖国等待我们的建设!”</p>

“国外的月亮哪有国内圆,我们会学习全新的技术,好好报效祖国!”</p>

开头就以振奋的语言引人瞩目,随后展开一系列“赶火车”啼笑皆非的故事。</p>

以独特的场景切入,再辅以幽默风趣的对话故事,给观众带来轻松愉快的感受,吸引他们继续看下去。</p>

从开头可见话剧的整体风格,这必然是个快乐的故事,也是钟文台导演想传达给观众另外一种意思。</p>

好像每次拍上世纪的纪录片,无论是怎样的内容,“悲痛沉重”都是必不可少的元素。</p>

后来人以总揽全局、超前的眼光,冷静理智的站在上方读着前人的故事。</p>

大家都了解那段历史的迷惘,那段生活的悲痛,落后就要挨打的无助……上世纪有很多很多的底色,但好像就从来没有过幸福快乐。</p>

但其实不是的。</p>

那个历史的人们目光是明亮的,他们渴望丰富先进的知识,渴望自己的祖国繁荣富强。</p>

他们愿意化为一支支单薄的柴火,奉献自己的生命去照亮祖国的光与热。</p>

他们也是幸福快乐的。</p>

一个人最大的破产是绝望,最大的资产是希望,而那个年代的人们,人人都充满希望。</p>

钟文台想要用轻松诙谐的对话,幽默的场景让观众看到那个年代的希望——</p>

虽渺小微弱,但也有大大的力量。</p>

……</p>

演完第一幕【对知识的渴望——海外求学】,观众都以为接下来会讲国外求学的场景。</p>

但钟文台不走寻常路,大手一挥,第二幕就让学生们从海外归来。</p>

【学有所成——游子归乡】</p>

依然是那独特的火车站台场景,表达的却是两种不同的心情。</p>

离去的脚步才刚走过,归来的场景就接踵而至,这又形成了一种反差感。</p>

火车上台这个景看似简单,但随着对话的展开,人们可以见微知著,逐渐了解到大家海外留学的不易。</p>

有的观众看着看着,忍不住发博客感叹道:</p>

【为什么他们可以把悲伤的一件事,以那么积极的态度说出来?仿佛那些坏事不是生活留给他们的伤疤,而是一簇簇鲜艳的玫瑰花!】</p>

海外求学的学子们,总是以一种积极明亮的态度去解决所有难题。哪怕闹出了一个个啼笑皆非的故事,但他们总是阳光向上开朗的。</p>

来到第三幕,火车站台终于被撤下,变为有年代特色的教室。</p>

【奋斗拼搏——为后人创造不一样的世界】</p>

这一幕展现了何慧等一众科学家在研究课题中都是怎么样的,从而闹出了一个个笑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