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2章 某音走出国内扩展全球的第一步!(2 / 2)

像一只二哈一样好奇的张若均开口问道。</p>

“当年港岛的演员,咖位大到了一定地位,都会往好莱坞发展,这也给我给了不少人机会。”梁佳辉坐着解释:“周闰发、李联杰、房龙一些人啦。”</p>

“去过晃悠了一趟,回来之后片酬一个比一个高。”</p>

陈安笑了笑:“要是这次拿了最佳外语片,都是最佳外语片,我们这票房还比对方高,佳辉哥以后和周闰发一个片酬!”</p>

“别别别,我还是挺喜欢拍戏的,这样的话以后都没人找我了。”</p>

梁佳辉连忙摆手,他可担待不起。</p>

周闰发那种开口几千万+分成的形式,自己要是学,以后可真没戏拍了。</p>

为什么国内演员都想去好莱坞镀金?</p>

难道真为了艺术?</p>

放屁,这三个就是代表。</p>

周闰发95年开拓好莱坞市场,主演了一些电影,但根本担不起大梁。</p>

最后想回去又尬住了,娱乐影视圈就是这样。</p>

你要是想走大部分人是敲锣打鼓的欢送,走了立马就没你位置了。</p>

差点扑街到死,还好会拜码头,一部《卧虎藏龙》起死回生,走出了新天地。</p>

雄赳赳气昂昂的回了国内。</p>

开口就是几千万的片酬+分成。</p>

李联杰也是代表,极具锋利感的打斗风格,鲜明的拳脚风格,走得比周闰发顺畅多了。</p>

虽然票房上没有太大的展现,但录像带DVD方面一骑绝尘,诸如《龙之子》等电影连续几部创造了破亿线下市场的销售额。</p>

知名度算是打开了。</p>

千禧年那个时候,回国拍戏片酬都是一亿起步的。</p>

房龙的路也不顺畅,八十年代就有尝试,最后还是靠着《红番区》打开票房潜力。</p>

《尖峰时刻》一骑绝尘,破亿破两亿三亿美刀的全球票房。</p>

在当时国内市场还未崛起的时刻是绝无仅有的!</p>

闯入过好莱坞超一线行列,拿两千万美刀的片酬。</p>

马特达蒙就是为了这个才推掉《海边的曼彻斯特》出演《长城》的。</p>

而房龙在零几年就完成了。</p>

他没有像前两者那么高调,但也是说一不二,但任何作品他接手就是房龙的作品,可见一斑。</p>

固定片酬他都不在意,要的就是电影成绩。</p>

谁见了不削尖了脑袋往里面钻。</p>

陈安摸着扶手笑道:“你们别想太多,国内够你们折腾了,要是能够在国内有足够的票房号召力,好莱坞也会对你抛出橄榄枝的。”</p>

等到不久后,银幕数量超过好莱坞,影视寒冬前最后的辉煌时。</p>

能抓紧机会,在头部项目集中在头部团体时加把力。</p>

眼馋国内市场的好莱坞,也会舔着脸对你笑,吴晶就是很好的验证。</p>

张若均还是很有机会的,后来几乎是新生代演员扛旗之人了。</p>

对手糊的糊,进去的进去了,什么也没干地位蹭蹭蹭的就往上涨了。</p>

所以行走江湖第一条,安全至上!</p>

张若均有些不相信,毕竟那是好莱坞,“真的假的?”</p>

“国内规模在飞速增长,2016年去年一年全国几乎增加了一万块大银幕,1600多家剧院。”</p>

陈安伸出三根手指:“不出三年,国内将会对好莱坞进行反超!”</p>

比起以前,现在还想着往好莱坞钻是最傻呗的选择。</p>

有这个实力,坐稳国内市场才是王道。</p>

(本章完)</p>

(/65399/65399193/10100642.html)</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