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他们现在要破坏自己的好事,贾玳如何能忍,急吼吼道:“和尚道士的话,如何能信?”
一一四.四一.六四.一一
是以,林如海说的,贾玳亦是感同身受,可怜天下父母心,除了自私自利的,父母皆是爱子女的。
“忽有一日,一僧一道上得门来,说送与他们方好。”
“近日,珠大哥病重,卧床不起,眼看没多少时日了。”
“只是,这辈子除了父母,切不可见外人,不然,非流干一辈子的眼泪不可。”
林如海听了惊讶,刚才,可是你急匆匆的,这会子却是要反悔,是何道理?
“我和你姑母,大半生只有这一個女儿,爱如珍宝,如何舍得。”
林如海淡淡一笑,因又问道:
“期望姑母在天之灵,勿要怪罪这个!”
何况,不还有自己嘛,贾玳已是听出,林如海是在客套,就等他表态。
“行的仓促,只在客栈梳洗了一番,因未能预先备下名帖通禀,还请林姑父,饶恕晚辈无礼之过。”
贾玳晓得事成了,当下,也就不像刚才那般心急,道:
“这件事,我看倒不必急。”
如今,贾玳一见了林如海,便觉传闻竟不似作,有几分道理。
林如海亦是无法安坐,忙从椅子上起身,毕恭毕敬地接过书信,当面拆开,一字一句,仔细瞧了起来。
“唯恐到了神京之后,你妹妹不适应是小,倒是给你们添了许多麻烦。”
贾母身为一等荣国夫人,富贵了大半辈子,掌家三十多年,于人情往来方面,最是精通不过了。
况,贾敏临别遗言,亦是说了,要送林黛玉去荣国府住着,一是替她尽孝,二是托贾母教养,将来也好寻一门好人家。
“而今,我公务在身,皇恩深重,职责甚大,轻易离不开扬州,更不能在她老人家身前常伴左右,尽人子之孝,如海甚是惭愧。”
“等明儿回了神京,倘或老太太知道了,责备晚辈粗心大意是小,她自己添了不安,自责是大。”
“请了无数名医来瞧,又吃了无数的药,总是不见好转,亦是断不了根。”
“偏你妹妹,又生的孤僻性子,时常独自在树下、河边、花荫底下发呆,一坐便是大半日,又不爱与人说话,”
“且,林妹妹性子沉默,不爱言语,虽她年纪小,但我听姑母说过,她聪明异常,就是男子也是多不及她。”
林如海眉头一皱,言语间似有不尽之意。
“哪里,你能这般,倒是我和你姑母俩个的福气,如何会怪罪,岂不是个不明事理的睁眼瞎了?“
贾玳又道:“我想着,林妹妹自小在姑父姑母身边养大,从未到过神京。”
接过茶盏,贾玳拨了拨茶汤,又凑近嗅了嗅香气,果然清香扑鼻,乃是上好的御用雨前龙井。
见上面字迹秀丽,林如海也不甚奇怪,定是贾母年纪大了,动不得笔,由她口述,请了家中年轻媳妇代写的。
“这也是赦叔、政叔临行前,再三嘱咐我的话,说是定要接了林妹妹去神京,”
林如海捋须,点了点头,对贾玳更满意了。
“前日得了书信,始知姑母病逝,不甚哀伤。”
“林妹妹入京后,自是和家中姐妹一同吃,一同睡,天天有人作伴,岂有麻烦之说。”
贾玳颜色一整,脸露哀戚,回道:
“既如此,也好。回头我便与你妹妹说了此事,料想有哥哥姐妹妹妹宠着,她是愿意的。”
林如海亦是同样在打量贾玳。
眉眼透亮,仪态竟和自己的老泰山有点神似,一样的杀伐果断,不似优柔寡断之辈,
这样离的近,更好亲近林黛玉,贾玳绝无拒绝的道理,应了之后,拱手又道:
“晚辈此来,一是祭奠姑母,二则受老太太之托,想接林妹妹去神京住。”
贾玳说的诚挚,脸有哀荣,不似作假,林如海抚须,点了点头,亦是不再纠结,道:
“有一众孙子孙女相伴,竟是越活越年轻,每日吃的好,睡的香,”
且,林如海公务繁忙,抽不了身照顾林黛玉,在神京有她外祖母照料,兄弟姊妹陪着,于他,于女儿而言,都是一件好事。
“兴许有姐姐妹妹日日作伴,林妹妹身子很快便好了,九泉之下,姑母亦是可以安心了。”
“若真是如此,姑父必以耐心劝导为主,仔细斟酌词句,切莫吓着了林妹妹,不肯透露心声,反倒不美了。”
林如海对亡妻思恋之情,溢于言表,贾玳看了,心头亦是一酸,回道:“除了每每念及姑母十分感伤,”
林如海说的情切,几度哽咽,贾玳亦是感动非常。
“四则,辽东镇素来和我交好,上好的长白山野山参管够,定是将林妹妹养得好好的,不教姑父忧心。”
扬州的一众盐商,还得他来压服,自己再从中周旋,应是能完成当今所托,不负圣恩。
贾玳却是不知,他的一番言语,冷不丁地被林如海拿中了软肋。
自小,他便是无父无母,在福利院长大,十八岁参了军,始知父母之爱为何物。
“等会子,我便让林涛替你们安排房间,伱且住进了,如何?”
贾玳轻呷了口茶汤,一面品茶,只是眼角余光,却是瞥向了并排而坐的林如海。
“她老人家亦是喜欢,身边热热闹闹的。”
《红楼梦》原著里,也没说怎么接林黛玉的啊,贾玳心中没底,深怕林妹妹跑了,因问林如海道:
“姑父,可还有什么为难的地方,或是忧虑,不妨一并说了,说不得,晚辈能帮上解上一解,了却姑父心事,岂不甚好。“
“横竖要等姑母入土为安,林妹妹在姑母身边尽了孝心,到那时再商量不迟。”
“而今,你姑母一病,再没缓过来,竟是便撇下我和你妹妹去了……”
林如海闻言,亦是面露悲戚,转移了话题,“方才听闻,你在城中客栈歇脚,这如何使得?”
不同于赖升和林涛二人说的,贾玳虽虚岁十六,却是生的虎背熊腰,仪表堂堂,天然自带一股贵气;
脸上刚毅,如刀削,鼻尖挺翘如悬胆。
书信后面落款的印章,却是贾母私印无疑,林如海不疑有他。
贾族必可长久富贵,再兴五十年,成为大魏朝野擎天柱。
林如海心下再是无虞,暗叹道:贾世伯真是慧眼识珠,教孙有方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