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第149章 秦始皇嬴政的安排!(2 / 2)

楚霸王项羽攻进咸阳后所做的事,确实令人心生畏惧。</p>

黄金被推到萧然面前,萧然少拿了一部分,“上次问题还没回答完,不用这么多的黄金。”</p>

萧然还是默默的换台。</p>

萧然道,“我去看看。”</p>

“赵高怎么可能说服我?”李斯不相信,他和赵高说不上关系恶劣,至少不会随意听信赵高。</p>

能做得出不听劝解,将人烹杀,又和士兵们谈论平等关系。</p>

自从那日斩杀赵高,赶胡亥离开咸阳后,父子二人没再见过面。</p>

“他们去上奏时,胡亥正与宫女宴饮作乐,见李斯等人上书十分恼怒,立刻下令将他们逮捕入狱。随后,李斯在狱中多次上书,都被赵高阻拦。而赵高声称李斯与自己儿子李由谋反,对李斯严刑拷打,最终李斯被迫承认谋反。”</p>

“随后,胡亥大量征发农夫修造阿房宫和骊山墓地,调来五万士卒来咸阳守卫自己,同时又命令大秦各地向咸阳供给粮草,还有一条非常离谱的规矩,禁止负责运粮草的人在路上吃咸阳周围三百里以内的粮食。常年的无偿劳役和赋税负担加重,最终大秦第一个农民起义,陈胜吴广起义的爆发。”</p>

得到旨意,蒙毅又匆忙离开。</p>

“楚汉之争……”</p>

嬴政很快用完药膳。</p>

他端得方正,行礼也是不紧不慢,哪怕看到萧然的不寻常,面上没有半点变化。</p>

“左丞相李斯,将军蒙恬,你二人作为学宫老师,可有异议?”</p>

“你有空的话,再和我过去体检一次,看看需不需要改药膳方子。”萧然道。</p>

嬴政刻完一枚竹简,重新拿起一枚,“扶苏最近离开过咸阳吗?”</p>

“教授,秦始皇的陵墓为何还不能打开?”</p>

李斯有些疑惑,还是顺从的坐下。</p>

萧然道:“项氏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p>

“朕将在宫中设立学宫,朝中官员可自愿送子嗣进宫学习,朕的子嗣则是全部进入学宫。”</p>

萧然忽然想起最近看到的消息,即墨古城即将有京剧巡演,正好就有霸王虞姬的戏。</p>

“说起来,你后来进行焚书坑儒,有好几种说法。”</p>

蒙恬和李斯上前半步,“诺!”</p>

“胡亥那番话是说给李斯听的,李斯因此担心胡亥听从赵高的话,向胡亥献出了独断专权、酷法治民的政治理念。用督察与治罪的方式来巩固皇帝的权势,镇压百姓的反抗与违法。”</p>

嬴政忽然道:“胡亥死后,赵高又是如何死亡的?”</p>

萧然摇头,“不行,大秦没有电,在大秦想要搞出电力不太可能。”</p>

赵高的下场如何惨烈,嬴政还是有些好奇。</p>

“李斯谋反罪定下,被夷三族。而李由仍在外,没过多久,他和起义军项羽、刘邦战于雍丘,大败,被斩杀。”</p>

“那就多谢萧先生。”</p>

“丞相,今天朕召伱过来,想让你听朕和萧先生的谈话。”嬴政态度冷淡,倒是没什么杀意。</p>

“因此成就了他自信、专横,甚至残忍,但也有宽厚和仁义的一面;在对待俘虏一事上,项羽很宽容,在自己的军队中实行平等待遇;可惜不够谨慎,在楚汉战争后期开始个人专断,不听劝告,导致军队指挥混乱,最终失败。他率领突围至乌江,自刎而死。”</p>

“赵高摘下了胡亥身上的玉玺佩上,仰仗着自己也有着嬴姓赵氏的血统,想要登基。结果文武百官无声的反抗打碎了他的皇帝梦。赵高只得临时改变主意,将玉玺传给了王室成员子婴。由于起义军四起,大秦崩裂,子婴只得取消帝号,复称秦王。”</p>

此刻,嬴政冷笑,“愚蠢,你追随朕多年,心中竟然能有如此想法。”</p>

毕竟在秦始皇活着的时候,李斯这个丞相做的很好。</p>

“你可有异议?”</p>

“就在赵高准备想掌控胡亥一样等待着子婴登基,子婴与自己信任的人商定了斩除赵高的计划。赵高要子婴斋戒五日后正式登基,时间一到,赵高便派人来请子婴正式登基。可子婴借口有病,不愿意去。赵高亲自去请,他一进门就被宦官韩谈眼疾手快,一刀砍死。随后,子婴让群臣进宫,批判赵高的罪孽,并夷三族。”</p>

嬴政稍微停顿,继续吩咐,“朕要在宫中设立学宫,朝中官员子嗣和朕的子嗣都要送入其中学习,这件事朕会在今日朝会上提出。”</p>

“即已抵达乌江,可是没了退路?”</p>

连忙躬身,蒙毅无比坚定的道:“臣认为此事极好。”</p>

没想到,这一场朝会没什么大事,萧然听得昏昏欲睡,好不容易等到下朝,就带着嬴政离开阿房宫。</p>

“不是,他带出来的江东子弟尽数死亡,自称无颜面对江东父老,所以才自杀。”</p>

等到嬴政洗漱结束,出房间看到萧然正在看电视。</p>

焚烧阿房宫也就算了,还在城内进行屠杀。</p>

萧然道:“你被赵高说服,隐瞒始皇帝的死亡。”</p>

上朝会的宫殿十分宽敞,萧然跟随在嬴政身后出现。</p>

“今日处理完政事可以。”</p>

“赵高抓住你这样的心理,提及蒙恬。蒙恬跟随在扶苏身边多年,你当然会怀疑丞相的位置落到蒙恬手里,这么一想,你纠结过后自然会选择身边没有能臣的胡亥。”</p>

嬴政坐在最上首,命人给萧然安排了座椅。</p>

萧然挑眉,继续说:“因为蒙恬。”</p>

“你本出身布衣,因为不堪卑贱穷困才效命于始皇帝,而今位居三公,享尽荣华富贵,但经常为自己的未来担忧,担心有一天富贵会化为泡影。”</p>

除去秦始皇,公司里其他的人都有机会看过霸王虞姬。</p>

而蒙恬也在府邸中没继续和扶苏有所交流。</p>

“可你忘了,赵高是个小人。”</p>

“项羽乌江自裁……”</p>

对于子婴的做法,嬴政还算满意。</p>

“李斯死在赵高手里。”嬴政说出了最终结论。</p>

“有人记载你烧的是方士的杂学书,有的人说是你烧的是儒学经典。”</p>

“诺。”蒙毅应声。</p>

百姓何其无辜。</p>

嬴政脸色阴沉,他辛苦打下来的天下,加起来才维持了二十年。</p>

“大公子一直在宫中。”</p>

放下竹简后,嬴政召来宫人,“让丞相李斯来见朕。”</p>

三年。</p>

“朕知道你的才能,你不必日日担忧。”末了,嬴政还是出言安抚一代功臣。</p>

“就算是扶苏登位,你左丞相的位置,扶苏也不会随意调令。”</p>

而乌江自杀,更是让后世很多人不能理解。</p>

“不过,他汉朝建立后,使用的是你所制定的律法等等,少部分进行了更改。”</p>

“刘邦没起义之前的身份,是个极小的地方官吏。”</p>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