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都有点犹豫,只是还未来得及反应,李君玉已是半醉的摇晃着出来了,眼神略微有点戾气,五人忙跪了下来。
李君玉飞身到毓庆宫牌匾上的两旁柱子上,直接写下两行字,说罢便飞身扬长而去,只留下一地的木头留下的木屑,空气中依旧飘着酒香,但人已经不见了,出了宫,此时已是黄昏时分,李君玉直接点齐了兵马,从城门口出了城,到京外驻兵去了……
五个小太监略有点蒙,搞不大懂状况,正想着要不要去禀告王妃,突然就被进了宫的众位大人给惊到了。
事情搞的这么大,杨千重等人又怎么会干坐着,当下便放下手头事务,急急的到处寻公主,听闻公主进了宫,便急急的赶进来了,身上还带着汗,初夏的热气,也实在上头,杨千重等人满头大汗,见到几个小太监,道:“公主呢?!”
“公主喝了些酒,已经出宫了……”小太监道。
“怎么会没遇到?!”程观言道。
“公主是轻功飞出去的,怕是已在宫外……”小太监道。
杨千重急的跺脚,乍然抬头便看到柱子两边的字,略微一愣,此时宫中的庆俞也赶过来了,他接任了宫中统领一职,听闻了风声,自然也赶了过来,见此情景,也是微微一愕。
“杨大人,可是发生了什么事?!”庆俞道。
“具体的我也不大清楚,但是好像是郭赞递来降书,要与公主联姻……”杨千重道:“我们想问个明白,这才赶来宫中……”
庆俞道:“公主可是与门主闹矛盾了?”以她这个性子,怕是真的会发牛脾气,尤其是门主,庆俞一猜就准,门主的性子,他肩挡重任,一定会劝她与郭家联姻,以她这脾气,不发火才怪。
庆俞也头疼起来,道:“这两个人啊……”
柱上两边的字,只有六个:宁战死,不联姻!
其字力透柱里,入木三分,其它更是苍劲有力,雄壮威武,透着一股狂妄霸气,的确是公主的手笔。
程观言道:“杨大人,你看?这字,好像并非是剑或利器写成,公主的字迹也没这么好……”
庆俞道:“以公主的身手,指尖写字算什么?!”
果然,果然是内功修为所写,这样的力度,公主,究竟强到了什么程度啊。不过这个并非重点,重点是这六个字所表明的态度。
宁战死,不联姻。
程观言叹了一口气,道:“公主就是这个脾气,倘真有可弯可绕,她又何必宁折不弯呢,这才是一国帝王所具备的风骨啊。”有点固执,但是对于帝王来说,有果断,有决心是好事,哪怕现在极为艰难,她也从来没有想过后退,以及走捷径。
杨千重道:“此事,还得靠咱们说和公主与门主才是,切莫因此事生了嫌隙才是。”
“正是,自古帝相不和,可是大事……”程观言道。
庆俞听他们所说,不禁有点头疼,事情哪有那么简单,倘若真是帝相不和,也只是政见不一,关键是牵扯到私情,只怕这两个人都各有固执,才是真的麻烦。
庆俞现在也有点怨门主,怨他心中只有国家大义,既然已对公主倾心,又何必非要在自己与她心上扎刀子呢,让他们彼此之间都不舒服。真的值得吗?!
当初他极度的反对门主对公主动私情,可是,现在,既已阻挡不住,他已经默认了这两个人的感情与未来,然而,万万没想到……也许这个问题,早已经埋伏在二人中间,现在不爆发,迟早有一天也是要爆发出来的。
此事也只有他们自己来解决,就算是他,再急,也是外人,对于有情的两人之间,外人,到底是插手不得。
庆俞揉了揉眉心,道:“几位大人莫急,我且去问问公主去了哪?!”
众人点头,庆俞很快去了,过了一会回来道:“不好,公主带兵出了京,怕是驻扎在京外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