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起弓弩,火枪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是杀伤力?是射程?还是射速?亦或是好像都有?
但如果让陆仁来回答这个问题,陆仁的回答是对使用者体能的低需求与低消耗。这么说吧,弓弩为了达到所需的杀伤力与射程,就必需要加大弓臂与弓弦的张力,可是这样做的结果却是会极大的加速使用者的体能消耗速度,甚至到了某个程度的时候,使用者都将会无法拉开弓弦或是弩弦。
但是火枪却并非如此。对火枪的使用者来说,他们的基本任务就是换弹、瞄准、扣动扳机,其体能的需求与消耗量都是相对较低的。再说得不客气点,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人拿了弓箭,诂计对旁人也很难形成威胁。但如果是给了他一把手枪……呵呵吧!
陆仁会执意的把火枪给整出来,以上算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夷州初时人口基数少,可以得到的兵力十分有限,再想从有限的兵力中整出强兵就更有限了,所以就必需要在武器装备上大作文章,尽可能的提升己方的战力数值。
然后,陆仁手上的火枪其实很早就开始研发,最早的时候陆仁也只是把目标给订在了火绳枪和燧石枪上。但是随着手上的工业条件与各方面的改良一步步的到位,最后终于在几年前将第一代正式使用的火枪定型为现在的这种样式,并且开始诸步的对部队进行换装。
可能有人就会说了,你陆仁有火枪都好几年了吧?为什么早不拿出来使用?其实这个问题可没有想像得那么简单,要知道任何一种有时代意义的武器在出现之后,很可能都会引发战术上的变革,作战部队都需要进行相关战术的研发与调整。要是觉得自己手里的家伙好就认为可以在战场上肆无忌惮……对不起,你那是在送死。
陆仁是穿越者,很清楚新型的武器出现之后就需要相关的战术调整,因此也才会有几次对火枪使用的数据收集,然后把这些数据扔到夷州的军事学院里,让教官和学生们根据这些数据去研究相关的战术,同时还有对换装的部队进行相关的训练。而这些都不是短时间之内就可以完成的事情,所以一直是到早些时候,夷州的火枪兵才算是初步成型,头批的几千人也分派去了几个军团之中听用,并且在这个时候真正的上了战场。
对此多半又会有人嗤之以鼻,说你拿了枪对准人扣扳机不就行了?还想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干什么?对不起,事情远远没那么简单。而说这种话的人,又知不知道在现代的军事学科里面有着诸如火兵点、散兵坑、交叉火兵分布等等的考量?在这些东西没有完成,或者说没有达到某个水平之前,陆仁又哪里会轻易的就把好不容易才组建起来的精锐部队投入战场?
就拿现在的西塞山战场来说吧,两千火枪兵的交替射击,其火力覆盖面就是有讲究的;而六挺架在不同角落的手摇式加格林,也是在利用其现时点最凶猛的火力达成一个火力交叉网,打得辽东兵根本就无法靠近城寨。
其实到邓艾动用这两千火枪兵的时候,邓艾手头上原有的四千士卒已经是伤亡过半,而且在连日的高强度作战之下都已经疲备不堪,毕竟他们面对的是三万辽东精锐,其中的两万还是公孙渊本来打算用来攻打菊花港而训练得善于打攻击战的步兵。另一方面,西塞山的这个城寨只是个小小的城砦,防守力度不是很高,四千人坚守一个这样的城寨,打了这么几天下来可以说都打到了一个极限。再不动用这些精锐的火枪兵,邓艾甚至都没把握能再坚守下去。
而两千火枪兵的参战,马上就把战局给拉了回来。这种事在近代战史上其实很常见,就是坚守某处的人员,在依靠良好的武器,地型的情况下,往往可以以少量的兵力坚守住。
总之,西塞山的战局算是稳住了。邓艾固然是大大的松了口气,而另一边的公孙渊,在其心头也涌上了一阵阵的阴云.
西塞山城寨那里将领优秀、兵力还算充足,粮草器械无忧,主要还是看邓艾能不能把公孙渊的三万大军给牢牢的钉在西塞山脚下上。
简单点说,战事打到现在这个份上,辽东已经是陆仁下一步必须要占据的地方。现在辽东三万的精锐部队被卡在了西塞山,就是一个聚歼辽东主要有生力量的良机。如果错过这个机会,使公孙渊把三万多辽东精锐带了回去,那接下来的辽东攻伐战有很大的可能会陷入一个旷日持久的战局,对陆仁一方来说是极为不利的事;反过来说,如果借此机会把这三万多辽东精锐一口气全部吃掉,辽东就会乏兵可用,陆仁一方在进行攻城战时也会变得相当容易。说得夸张点,搞不好介时陆仁对辽东完全可以“传檄而定”。
因此,西塞山下的这场仗,陆仁的最理想定位是歼灭战而不是击溃战。只是单凭邓艾的封堵就想歼灭公孙渊的三万余众显然是不太现实。想完成一场漂亮的歼灭战,必须要有一定规模的大兵团配合才行。所以荀彧建议陆仁马上从菊花港出兵,趁公孙渊不备堵死公孙渊向北绕道的进路,同时在命令甘宁在留下一定数量的舰队在辽东沿海威慑的时候,马上调集主力登陆,趁着公孙渊还没有作出什么大的反应之前赶上去。
综上所述,慕容紫英的七千骑兵用两天的时间赶到西塞山,同时以一个小迁回行动堵住公孙渊的北上道路并不算是什么难事,关键还是在于甘宁的主力部队能不能及时赶到战场。
————————————————————
慕容紫英的七千骑兵以一人双马的状态出击之后,于次日的中午时分,甘宁方面的近万人马赶到了菊花港,接手了菊花港的防御。然后在初步的分拔之后,终于拉出了一支七千人的机动精锐部队,于次日在甘宁率领下赶赴西塞山战场。
考虑到战术方面的需要,这七千步兵除了运输辎重的车辆之外,还额外的配置了两千多辆板式马车来作为运兵车使用。这种马长三米、宽一米七,由双马拉动,车上可以乘坐十余人而不显拥挤。相对来说车身的制造工艺要求并不高,而且在使用了夷州的橡胶车轮与金属轮轴的情况下,也比汉时一般的车辆要结实耐用得多。
其实夷州很早就开始使用这种板式四轮马车进行常规的货运,在吕玲绮率军来到北境时也把这种板式马车带到了北境来使用。由于战乱之故,北境百姓背井离乡者极多,菊花港方面要安置大量的百姓,同时还要尽可能的与一些游牧部族进行互市联系,钱粮运输任务繁重,这种比较适合辽西平原的板车就被大量的复制。
当然原版与复制货之间的区别还是有的,主要体现在夷州兵团正式任务所使用的是夷州本土出产的橡胶车轮与金属轮轴,非正式任务用的则仍是北境的木匠们所制成的木制的车轮与轮轴。
而这种板车除去运输之外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一但临敌,车上的士卒在跳下马车之后再将诸多的马车首尾相连,这就可以成为简易的木制栅墙。而在必要的时候斩断马缰,再把马车车身侧立起来,那一米七的宽度立起来后就是一米七还有多的高度,一般的游牧骑兵根本就跳不过去。而结实的车底板,也完全可以抵挡住游牧骑兵所惯用的轻弓小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