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第三十八回 渐渐出牌(1 / 2)

“陆夷州,这就是你的条件?”

“不错,孔明你以为如何?”

陆仁的这一番话令诸葛亮陷入了沉思,必竟在诸葛亮看来,陆仁的眼光也放得太远了。从整体局势上来看,陆仁似乎已经肯定刘备入主蜀中的事肯定能成功,而抢占建宁就有点把建宁当成了第二个桂阳的味道。

不过防人之心不可无,诸葛亮有点担心陆仁这是在为日后与刘备争夺蜀中先打埋伏。万一刘备在大举北伐的时候,陆仁联合南蛮各族在刘备的背后捅上一刀,搞不好刘备就要基业尽失。对诸葛亮来说,南蛮各族各不可怕,但是陆仁掺合进去的话就相当可怕了点。

都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而陆仁恰恰就是一个诸候中的大财主,到时候大把的钱粮往外一洒,还怕找不到人给他卖命啊?

不过诸葛亮的心念转得也相当快。早先他游走天下探查局势时到过蜀中,知道蜀中成都到建宁如果是行军的话,那段路程可不是开玩笑的事。而如果是在紧要关口设下关隘,少量兵力就能挡住数万大军,南中诸郡如果有些什么不对劲的举动并不是不能防范。

再者蜀中的刘璋暗弱无能,陆仁如果真的是想要想夺取蜀中完全可以彻底断绝与刘备的往来拖延下去,然后从成都的南面进军,让刘备失去攻取蜀中的机会。也就是说,陆仁很可能对蜀中的地盘没有兴趣。

一念至此,诸葛亮的心中已经有了定论,那就是陆仁的条件应该答应。而且正如陆仁说的那样,让陆仁去代管旁人眼中棘手的南蛮异族,刘备可以省下不少心。而且有建宁到成都这条商道,对于刘备可能会有的军事帮助可不是一般的大。毕竟如果按老样子,从桂阳买了东西再运送到日后根据地的成都,累都会累死人,花费还超高。

“既如此,亮代主公答应陆夷州便是!”

接下来又是一些相关的细节的商议,比如陆仁重新放开对刘备的贸易、陆仁现在的商队应该如何得到诸葛亮那头的保护、诸葛亮那头又应该怎么去摆平荆襄士人阶层,这里就不一一细说了。而在商谈得差不多的时候,诸葛亮却提出想在夷州这里看看,用诸葛亮本人的话说就是:“好些年没有能再来夷州了,而夷州的变化之大,实在是令亮为之汗颜……”

其实说白了就是夷州这边的新东西、好东西太多,诸葛亮的眼都看花了。只是因为身上带着公事,一开始没时间去看一看而已。现在公事大致办妥,诸葛亮松了口气,自然是想着能在夷州这里好好的见识一下。如果有可能,还想试试能不能搬几样回去用用。也不用说别的,单单是电力照明和蒸汽机车这两样玩意儿,就足以令诸葛亮为之心动的了。诸葛亮那是什么人?他会不明白这些东西的实际价值?

对此陆仁当然不会介意。以蒸汽机车为例,从建安十二年的首次试行,到现在的建安十八年开春,六年多的时间下来在技术方面已经基本成型。除去最初的基莽线,现在以莽甲为中心,另外还有两条线在边用边扩展。一条是后世的淡水城,另一条是通往后世的台中市方位。

淡水位于夷州的西北面,陆仁当初在玩《大航海时代四》的时候对这个淡水的映像还是很深的。抛开这些,淡水在地理位置上与泉州的联系要比基隆更加的方便,而且也适合成为莽甲主要的卫星城。最近的这段时间不是看不到刘晔吗?就是被陆仁派去淡水主持淡水的兴建工作了。

台中不用多说,陆仁其实到现在都没有能完成整个夷州全境全面的开发工作,但是夷州南部已经有不少的小村镇的存在,而且陆仁的一些相关产业,比如说橡胶、蔗糖等等主要都集中在夷州南部的亚热带气候区,陆仁的管辖自然也是得跟着一步步的过去。雪莉就在负责着台中新城的建设。

不过比起当初的基隆和莽甲,淡水与台中的建设就要方便得多、快得多了。万事开头难,陆仁当初手上没多少人力物力,所以基隆和莽甲都是花了好多年才基本成型。而淡水和台中却因为有着基隆和莽甲各方面的充足供应,兴建的速度都不知道快了多少倍。

这些就先不说了,只说诸葛亮难得的来一趟夷州,陆仁当然是要请诸葛亮尝尝夷州的特产小吃,而陆仁在这方面最喜欢的就是带人去吃麻辣小龙虾……吃过的人都知道,这玩意儿吃过之后简直会让人生出一种有如抽鸦/片般的感觉,越吃越想吃,越吃还越上瘾。而另一方面吧,陆仁常去的海鲜铺子对陆仁来说还有另外的一层意义,毕竟这是当初和孙权闹出过一场事情的地方。

此刻的诸葛亮就被麻得辣得直吸凉气,冰镇啤酒更是隔一下就得往嘴里倒上几口。说起来诸葛亮可是个相当有风度的人,可这会儿却被陆仁给整得没啥风度可言。不过在听到陆仁提起就是在这里与孙权、鲁肃打过交道的时候,诸葛亮却也有些别样的感觉。

喝酒吃菜再瞎扯了一些不着边的事,诸葛亮找了个机会,向陆仁试探着问道:“陆夷州,之前我乘坐的蒸汽机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