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雨好奇了起来:“先生可以说给我听听吗?”
陆仁点点头:“说给你听也没关系,也省得你这丫头心里挂着担忧,会影响到你这次的行动。其实张春华这次来找我,表明想与我合作做生意……若是我所料不差的话,司马懿此举无非就是想给自己赚取政绩罢了。”
“赚取政绩?”
陆仁再次点头。不过这个事如果是要向赵雨原原本本的解释的话就比较麻烦了,得从别的地方从头说起。
首先是大时局。最初的时候司马懿是不愿出仕曹操的,这里面有着多方面的因素,就不多作解释了。但有一条,就是司马懿这样的人,其大局观与眼光肯定都是非常的毒辣。而司马懿最初不肯出仕于曹操,说不定就还有着当时还只是建安六年,袁绍虽然在官渡战败,但曹袁双方的局势仍然不是很明朗的因素在里面,也就是说当时的司马懿是不愿与袁氏之间把关系搞得太死,不想把自己绑到曹操的战车上。
毕竟当时的袁绍只是输了官渡之战,但是袁绍四个州的地盘还在。如果袁绍能及时的痛定思痛,改战略进攻为战略防御,加强自身的经济建设以求休养生息,然后借助其异常厚实的家底再与曹操周旋下去的话,曹操不见得就能拖得赢袁绍。袁绍当时是四个州的家底,可曹操当时才多少家底?而且曹操是四面环敌,袁绍却没有这种顾虑,总的来说袁绍还是有着一定的优势的。所以要说司马懿没有顾虑到这些,陆仁是有些不太相信。
当然后面的袁绍是多么的不争气就不多说了,这也就意味着河北的局势已经十分明朗。司马懿要是在这种情况下还不及时出仕那可就不是司马懿了。要是再装模作样下去,一则是会惹来曹操的愤怒,二则也会误及自身家族宝贵的发展时间。正好曹操在这个时候又派了人来要司马懿出仕,司马懿多半是半推半就的答应了下来。
那么接下来司马懿该怎么做?陆仁是有资料的人,得出的结论是司马懿这家伙肯定是有着非常大的野心的人,老曹不也说司马懿“有雄豪志”,又说司马懿有“狼顾之相”,对司马懿十分的忌讳吗?那么司马懿既然出仕当官了,就肯定是要干得有声有色,为自己赚取足够的政治资本,为家族赚回更大的利益。
司马懿本来是要躲到建安十三年才被曹操强逼着出仕,初时还只是当一个普通文官,现在已经是提前出仕,甚至还向曹操请求去当徐州刺史。以陆仁混了这么些年的经验,还有张春华之前从自己这里盗取走了不少文献资料的事情,感觉司马懿是查觉到了与自己通商的话能够捞到太多太多的好处。而司马懿因为张春华的缘故,与陆仁之间可以说有着联手获利的基础条件,所以才会在还没有正式上任的时候就把张春华给派了过来。
这么说吧,从公事上来说,司马懿如果改变一下徐州那边的本土豪族对陆仁的某些限制,大的或许不敢说,但徐州地区的税收肯定能多上很多,这对司马懿来说那就是实打实的政绩;
而从私人的方面来论,司马氏本来是河内地区的大族,属于内陆豪族,而陆仁偏偏是搞海运生意的,两者之间缺少一个合作的跳板。现在司马懿把徐州刺史这个职缺给抢到手,自然是可以利用徐州沿海这块跳板来与陆仁进行宗族间的交易合作,那么如此一来司马氏将会得到多么大的利益?这根本就是算不清的好不好?
此外还有个利于司马懿的因素得说一说,就是陆仁与徐州方面的交易量其实一直都不是很大,这是因为负责徐州方面商贸的主要都是糜氏宗族。而糜氏宗族当初是被徐州本土的那些豪族给排挤出徐州的宗族,现在糜氏宗族退而求其次,只是与在徐州的地头上做做生意,不和徐州本土的豪族争抢地盘,但徐州本土的豪族难道就不会防着糜氏宗族在徐州地区来个咸鱼翻身、死灰复燃,然后又和他们抢地抢人?反过来夷州那头的糜氏宗族,又怎么会没有点想重回徐州老家复振宗族的心思?至少陆仁就知道糜贞对徐州那可是念念不望……那个时代人文观念中的乡土意识就不再多说了。
而两下里这么一凑,自然就造成了徐州方面对夷州的贸易会有所限制。可是这种事对司马懿来说却不正好就是一个可以利用的机会吗?再者,司马懿那头真要是惹得徐州方面有点什么不满之心,一则是司马懿的身后有河内司马氏在顶着,二则司马懿只要把与陆仁之间的关系打通了,那么到了某个时候就算是丢掉了徐州刺史这个官职又有什么关系?
总之最后就是一句话:利字当头,利当为先……
【马上就要515了,希望继续能冲击515红包榜,到5月15日当天红包雨能回馈读者外加宣传作品。一块也是爱,肯定好好更!】(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