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名正言顺事可成(1 / 2)

三国之问鼎天下 林半峰 1759 字 10个月前

?

周瑜率江东三营攻克淮阴,曹仁领残部退守下邳、彭城等地的消息传回襄阳时,已是七月下旬的一天。虽然未能将曹仁所部全歼于淮南,但取得现在的战果已经令刘琮颇为满意。曹军退往淮北,意味着淮南之地的盐城、高邮及广陵等地,即将成为荆州治下,刘琮考虑必须重设广陵郡,并将其归入扬州所辖,治所北移至淮阴,为将来攻略淮北做准备。

之所以不用江东三营趁势北上,是因为经过此次战役之后,江东三营将士也必须进行休整。而且刘琮的战略意图,并非现在便与曹操全面决战,而是不断削弱对方的实力的同时,为己方实力增强争取更多时间。

根据特卫营密探所汇报的各种情报来看,曹操虽然已决意亲自领兵北上,但出兵的日期却并未定下。又或是定下来但未曾被探查到。不过刘琮估计,最晚不会超过八月中旬。因此时刘备联合袁谭,发展极为迅速,袁尚、袁熙兄弟俩一败再败,现在已退往幽州。

然而荆州军特卫营并不是事无巨细都能打探到。比如此时一名来自许都的客人,便在辛评的引荐下,在南皮见到了袁谭。此人正是曹操派出的密使桓阶。他当初劝说张羡反叛刘表,以应曹操,结果刘琮亲率南阳兵来攻,他前往许都请求曹操出兵救援,却不料刘琮很快便扑灭张羡,桓阶只得留在许都,被曹操任为从事祭酒,典领文书,参与机要。

此次桓阶冒险潜入南皮,自然是为了对付刘备。不过他并未直接道明来意,而是在表明了自己的身份之后,感叹道:“昔日某曾劝故长沙太守曰:夫举事而不本於义,未有不败者也。故齐桓率诸候以尊周,晋文逐叔带以纳王。今刘氏反此,取祸之道也。明府必欲立功明义,全福远祸,不宜与之同也。”

袁谭对此事也曾略有耳闻,此时听桓范提及,沉吟道:“先生所言,谭亦知之,却不知先生此来,所为何意?”他才懒得关心以前的事情,现在形势一片大好,他甚至估计用不了半年,就能彻底将袁尚、袁熙兄弟俩消灭,从而占据河北之地,恢复昔日袁氏荣光,进而逐鹿天下!

桓范微微一笑,对袁谭的无礼毫不在意,他从宽大的袖子中,取出一幅卷轴,缓缓铺在面前的案几之上,对袁谭说道:“将军请看!”

他方才展开卷轴时很是徐缓,神态又颇为郑重严肃,早已将袁谭的好奇心勾引起来nAd1(只是袁谭到底是世家大族出身,这点耐心还是有的,见桓范相请,这才正了正衣冠,望向案几上铺展开的卷轴。

“这是……?”见卷轴乃是昂贵的丝绸所制,上面绘制的,正是河北诸州地形,袁谭不由勃然变色道:“先生这是何意?”

在袁谭想来,这必是曹操要劝降自己,才让桓阶带来地图,逼自己交出地盘。所以他才会大为愤怒,双眼中几乎喷出火来,怒视着桓阶。

桓阶见袁谭误会己意,连忙对袁谭说道:“将军且先勿怒!还请将军细细观之此图。”

陪坐在一旁的辛评也道:“是啊,将军还是再看看!”

袁谭狐疑的看了一眼辛评,从几案后起身,踱步到桓阶面前,低头看去。这走近一看,便看出些不同来。只见豫、并两州许多地方,都被标了个“刘”字,而南皮、漯阴、东莱等标着“袁”字的地方与之相比,相差甚巨。他之前虽知道刘备遣张飞等将攻占了豫、并两州不少地方,但一直都很笼统。

现在看了地图,有了直观的对比,袁谭这才发现,相比刘备夺取的大片地盘,自己却似乎并未得到什么好处。一念及此,他便不由眉头微皱,立在桓阶之前的案几旁沉吟不语。

桓阶与辛评暗中对视一眼,见后者张口想要说什么,桓阶便微微摇头,示意其先不必多言。辛评微微颔首,望着袁谭沉默不语。

“想不到,想不到啊……”袁谭眯着双眼,踱回案几之后缓缓坐下,扭头对辛评问道:“刘备何时攻占了这许多地方,竟然还一直瞒着我等?”

辛评苦笑道:“刘备如今兵多将广,将军又一直对其信任有加,他暗中遣兵攻城掠地,自己却和将军虚与委蛇……”

“不要再说了!”袁谭想到刘备那张虚伪的脸庞,顿时气不打一处来,自己被刘备耍的团团转,在刘备眼里,自己岂不是愚蠢之极?

桓范见袁谭如此,反劝道:“将军息怒,曹公正是不忍见将军所承基业被刘备夺去,才会派在下前来提醒将军啊nAd2(”

袁谭这会儿虽然对刘备非常生气,但听了桓范所言,还是忍不住冷笑一声,说道:“曹公岂有如此好心?”当初官渡之战惨败,他逃跑时连头盔都来不及戴,裹着幅巾骑马逃走,何其狼狈?这一幕时常会让袁谭从噩梦中惊醒,没办法,那场惨败留给他的印象实在太过深刻了。

见袁谭这么说,桓范长叹一声,暗中给辛评使了个眼色。

“将军,昔日之事已成过去,咱们必须着眼于当下啊!”辛评见状,连忙对袁谭说道:“将军,如今想来,之前郭图死的也颇为蹊跷啊。”

袁谭听了沉默片刻,派人去请来别驾王脩,先是将大致情形说了之后,对王脩问道:“计将安出?”

王脩字叔治,北海郡营陵人,早年曾侍奉孔融,后被袁谭征召为治中从事,袁绍病逝之后成为袁谭的别驾。听了袁谭所言之后,他稍一思忖,对袁谭说道:“兄弟者,左右手也。譬人将斗而断其右手,曰‘我必胜若’,如是者可乎?夫弃兄弟而不亲,天下其谁亲之?属有谗人交斗其间,以求一朝之利,愿塞耳勿听也。若斩佞臣数人,复相亲睦,以御四方,可横行于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