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不忍兄弟相残害(1 / 2)

三国之问鼎天下 林半峰 1755 字 10个月前

?

其实刘备也一直在反思,为何自己自起兵以来,虽然信义之名著于海内,却始终无法有立足之地。[更新快,网站页面清爽,广告少,,最喜欢这种网站了,一定要好评]--徐州得而复失之后,颠沛流离,四处奔走≡弘农来投奔袁绍,也是迫于形势使然。好在袁绍和袁谭,对刘备都礼遇有加,袁谭甚至划出四县给刘备用于养兵。刘备心里很清楚,这是因为袁绍败于曹‘操’之后接纳自己以增强实力,而袁谭多半也是如此。

袁绍病重之时,刘备便亲自赶往邺城探望,多少也与审配等人有所接触。然而审配等对于刘备只是表面客气,那种骨子里的疏离和冷漠,却是怎么也掩饰不住的。

究其原因,刘备认为一方面是因为自己实力较弱,而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自己出身太低,才会被这些世家大族所轻视疏远。非但是自己,关羽、张飞也是出自寒‘门’,糜竺不过一富商,麾下又有何人是出身于世家大族呢?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刘备便有些明白,为何当初在徐州时,陈登也好,陈宫也好,为何都与审配等人的表现相差无几。缺乏世家大族的支持,一直就是自己的软肋啊!

因此当得知袁绍死后沮授辞官回家乡广平,刘备便立即追到广平登‘门’求教。对于刘备来说,他现在亟需沮授这样的谋士,更需要获得北方世家大族的认可和支持。至于反对者,他是不吝于举起刀枪的……

沮授的提议,使得刘备怦然心动之后,立即有了豁然开朗之感。如今的形势,比之当初在荆州时看似相仿,实则大不相同。

在荆州时刘备虽然同样为客将,但刘琮对他严加防范,南阳又被刘琮经营的滴水不漏。回想以前在新野四处拜访名士,结果却到处吃闭‘门’羹的日子,相比而言,袁绍袁谭对自己可谓待之至厚。

彼时蔡瑁叛‘乱’,刘表身死,刘备恰在襄阳,本有心浑水‘摸’鱼。然而刘琮反应神速,城内又有蒯越、王威等文臣武将反抗蔡瑁,刘备审时度势最终改变主意,也幸亏如此,才没有被刘琮顺带给消灭了nAd1(

而如今袁绍病故之后,审配等人假托遗嘱,拥立袁尚,在刘备看来正是内‘乱’之兆。不过面对如此错综复杂的局势,自己当如何应对,他却并无多少把握。(.广告)除了要考虑自己的实力之外,刘备还要顾虑北方的这些世家大族,会不会强烈反对自己。

能够得到沮授当自己的军师,刘备颇为欣喜,而且稍一思忖之后,便觉得沮授的这个建议,很是可行。

不过沮授方才所言,只是个初步计划,他沉‘吟’片刻,接着对刘备说道:“将军远来,士民未附,然将军知名于世,豪杰贤人多有追随。若得冀州,则可遣使以通天子,然后拒曹‘操’、结刘琮。择‘精’锐以屯黎阳,务农逸民,缮治器械,广纳英雄,‘精’练士卒,内修文治,外御强敌。如此数年,将军据数州之地,拥百万之众,谁可撼之?”

这“广平策”的核心,便是拒曹‘操’、结刘琮。当然前提是取得冀州,唯有如此,刘备才有实力与曹‘操’抗衡,也才有与刘琮南北夹击曹‘操’的资本。至于并、幽、青三州,则以冀州为核心。若得冀州,何愁其他三地不平?至于如何占据冀州,沮授方才已经给出了计划,能否执行,则要看刘备了。

对此刘备却有些信心不足,他迟疑道:“袁青州待备虽厚,然借兵之事,恐难成功。如今形势未明,他如何肯将兵马借给备?再则袁公病故,曹‘操’岂会坐失良机?其必领兵北上,到时候备又当如何应对?”

沮授说道:“将军无需多虑,袁青州若‘欲’自立,必会借兵给将军,以将军为援,怎会不舍得兵马?至于曹‘操’,若领兵北上,则正可以为借口,出兵经邺城南下。彼时将军袭取邺城,袁青州领兵奔赴黎阳据守,只要能将曹军抵挡一时,将军便可引军增援,何愁曹军进犯?”

刘备斟酌片刻,颔首道:“既如此,备这边拟表,表袁青州继任。”

上表是为了向袁谭表明自己的态度,在未送到许都之前,袁尚等人自然不会知晓nAd2(不过刘备与袁谭相厚,领大军经邺城,必然会引起审配等人的怀疑和戒惧,所以刘备还必须做出调解的姿态,好麻痹袁尚等人。当然这些事情,都必须立即着手去做,刘备第二天,便带着沮授先往邺城而去。

半路上刘备便收到消息,袁谭因未能继承袁绍官职爵位,勃然大怒,自称车骑将军,领兵出南皮,气势汹汹的往邺城而来。

广平在邺城以北,距离并不算太远,数日之后刘备和沮授等人便进了邺城。

袁绍在河北所行宽仁之政,在其死后士民多有自发为其带孝号哭者,邺城之内也是处处缟素。

再度哭祭袁绍之后,刘备请求与袁尚于侧室相谈。审配等人因不放心,便陪坐一旁。倒是沮授在袁绍灵前怅然若失,只是不知他心里,到底有何感想,是恨袁绍不用其计,还是恨自己当初没有再坚持?然而这些都是他内心中的隐秘之想,旁人便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