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同济大学张雄教授说,“不能让老百姓有病不敢医,现在许多人不敢消费,除了节约等原因外,不少人想想万一生病可能全部积蓄都不够用,感到非常忐忑不安。要面向城市人口、外来务工人员、农村人口等建立全覆盖的多层次医保体系,进一步加强保障力度,将保障老百姓。
二、补偿机制要“给力”,评价方式要扭转。
“两会期间,发改委下调了162种药品最高零售价,这将使包括心血管疾病患者等在内的广大病人受益。必须看到,药品降价虽然能够让百姓减轻药品费用的支出,但是关键还是要建立合理的补偿机制,在此基础上取消药品加成,不能再以计算经营收入的方式来考核医疗机构的业绩,不能再用开了多少药、多少检查来决定医务人员的收入,切断公立医院内的趋利链条,同时建立有效机制抵制外部的牟利诱惑。”全国政协委员、著名心血管专家葛均波教授说。
三、全国人大代表孙菁说:目前医院收费主要靠药品和大型医疗器材的检查费,医院的考核机制在从中起了很大作用,例如医院考核每个科室的业绩,主要看收费总额,促使各个科室拼命挣钱,受损的是老百姓。另外还有药品推销商以回扣为诱饵,鼓动医生开“大处方”。
真的感谢这些医学专家敢于说真话,敢于把问题的根蒂摆在大会上讲。
我们这一代人,啥机遇和改革都摊上,也不错尝社会之鲜么。时髦话--弄潮儿(是被的)。因为不由你说愿不愿意。对吗?
咱光听说升学率和教师考核挂钩,就业率和考核辅导员挂钩,本来考核本意很好,想具体落实到实处有人负责,结果呢?可以造假。那只是对社会造假对领导任务指标的软抗争。
可要是医生也聪明一下造假的话?该不会对病人的生命有威胁吧?
医改医改感觉一直没停呀,只是看病的费用不断提高。前几日央视焦点访谈也说到了上海闵行区社保医院给每个人建立医保档案。要让百姓看得起病,看病方便,真正的把药价降下来。
说说身边的事。随着年龄的增加,就像相声里说的,零件老化了,需要加油,所以去医院看病开药成了常有的事了。
便宜药医院没有?有时候感冒,开点板蓝根冲剂没有。都在药房自己全部掏钱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