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九节 日薪一两运动(1 / 2)

大国崛起1900 狂人阿Q 1772 字 10个月前

国内金融危机的情况通过无线电传到杨潮这里,杨潮极为重视。

这次危机注定是扩大不起来的,但是这是一个苗头,一个信号,表示中国经济野蛮扩张似乎到了一个极限。

战争财还在继续发着,甚至随着美国人加大了战争的投入,流入中国的硬通货规模比过去更大了。

去年一年流入中国的白银超过三万吨,黄金也有两千吨,中华银行的黄金储备打到了6000吨,白银储备则打到了12万吨,还有5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可以说美国人卷入战争代替了俄国人之后,又打倒了日本,作为唯一独善其身的大国,中国独享了战争财这个大蛋糕。

可是巨大的外汇流入中国,不过是增强了中国货币的信用,中华银行甚至都没有多发多少货币,只是用新货币将过去的扬子银行券替代了而已,总发行量不过200亿而已,这让货币杠杆降低到了1比8。

可是商业银行通过疯狂的金融杠杆,将这笔货币发出去了5000亿的贷款,光杨子银行一家就贷出去1000亿的商业贷款,光是利息收益每年就达到30亿两。

这次金融危机给杨潮敲响了警钟,明白中国经济规模的扩张到了一个极限,在扩张下去只会引发经济崩溃。

这次危机本身是因为杨潮离开后的信用危机引起,但是如果不是扩张过度,是不可能有危机的,因此杨潮立刻开始行动起来。

解决这次危机很简单,张家傲通过中华银行,加印纸币支持银行系统,然后又抛售海量的债券,并且释放一部分金银储备就解决了,可是隐患却根本没有解决。

杨潮则暗中命令样子银行,让杨子银行开始收缩,开始减少放贷量。减少贷款数量,增加债券购入,将资金收拢起来,应付可能而来的经济危机。

战争期间。有大量的战争订单的情况下,经济危机不可能爆发,但是一旦欧洲战争结束,没有了战阵利润的支持,重工业将会第一时间爆发危机。而轻工业目前扩张也到了极限,工厂设备基本饱和,战争结束后,重工业将迎来一次漫长的萧条,萧条时间可能会是轻工业机器的一轮替代周期,有可能会达到七八年之久。

重工业企业在战争中都积累大量的利润,这笔钱能不能让他们撑过这个周期,真的很不好说,如果出现大规模的破产潮,一点都不奇怪。

所以杨潮得储备资金。趁着企业还能在市场上筹集到足够资金的时候,将杨子银行的先进抽调出来,当出现危机的时候,用来救济这些企业。

“老百姓还是太穷!”

杨潮不由叹息到。

轻工业生产的主要就是消费品,哪怕阻挡了日本的轻工业产品的竞争,欧洲也无暇向中国倾销,独占中国市场的轻工业企业,经历了一波将近十年的扩张,可依然到了极限,而他们的规模跟美国想必还差的很远。连美国的三分之一都没有达到。

而中国的人口是美国的五倍以上,这显然是很不正常的现象。

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中美之间巨大的平均资源占有量,美国人均耕地面积,矿产。森林,都是中国平均的十倍以上,这是先天的劣势,在如今都是是靠着挖资源发展经济的时代,注定比不过美国人,不仅中国比不过美国人。英国人、德国人也都比不过美国人,美国的人的收入水平始终高过其他国家。

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能通过工业化,让生产效率弥补资源的不足。

这是一个长期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

但是其他影响老百姓收入的情况还是能解决的,比如分配的不均问题。

战争期间,轻重工业的资本家都大发了一笔,但是财富过于集中到资本家手里,美国在战争期间出现了两万多个百万富翁,中国虽然没有这么大的规模,但是依然有近万百万级别的豪富出现,中产阶级则超过百万。

但是相比五亿的人口总数,这只是很小的比例,只能说是一部分人富了起来而已。

巨额的战争红利没有转移到普通百姓手里,财富的集中自然是最有效率的,可那是在经济稳定的时期,经济稳定,可以让集中的财富变成投资,扩张经济规模,可是经济危机的时候,这些财富却会随着货币贬值而缩水,造成财富的蒸发。

与其让财富蒸发,不如让老百姓得利,从而扩大市场。

相应的货币,必须对应相应的产品才不会贬值,因为货币只是财富的会计单位罢了。

如何让更多的人得利,首先是超过4亿的农民,因为农产品的价格始终低廉,大量的进口粮食让粮价高不起来,所以中国农民始终穷困,此前这甚至是杨潮有意为之的,他认为只有用工农业巨大的收入差距,才能让恋家的农民离开土地,到工厂里去做工人,才能推动工业化,推动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