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说起来,还是西汉时期汉哀帝的锅。
当时是建平三年,在东平王刘云的封地内出了一件事,据史料记载:“瓠山中间,有大石转侧立,高九尺六寸,移原址一丈,远近传为异闻,哗动一时。”
这本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地质变化,奈何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在儒家的推动下,大行其道,搞得东平王刘云以为那不是个好兆头,便在宫内仿瓠山形状造一土山,上立石像,插上黄草,以便随时祈祷。
可这件事传到京师之后,被两个做“待召”的光禄大夫息夫躬和孙宠给知道了,这两货干的是御史的工作,最喜欢无事生非,当即便决定借此“发生事端,以图封侯”。
于是二人一起向汉哀帝刘欣上书说刘云“宫中立石,祗毁朝廷,欲求非望,行霍显之谋,荆轲之变”,并托中常侍把书信转交汉哀帝。
其奏章中的那句“行霍显之谋,荆轲之变”深深刺痛了汉哀帝,于是下旨废刘云为庶人,其他参与人等一律处死。
当时,尚书令鞠谭、廷尉梁相、仆射宗伯凤三人急忙联名上奏劝阻。
可正在气头上的汉哀帝哪里听得进去,立即下旨斥责这三位大臣为“不知嫉恶讨贼,意存观望,罪与相等”,遂一并削职为民。
就是因为这件事,麴义的先祖鞠谭为避此大难,遂举家迁逃到凉州西平,更改姓为“麴”。
东汉与西汉一脉相承,这件事又涉及汉哀帝刘欣,自然无人敢为麴义平反。
可陆宇又不姓刘,而此事明摆着是刘欣做错了,所以为麴义平反又如何?拿汉室宗亲的脸,去换一个统兵大将,这买卖怎么看都很划算啊,反正丢脸的又不是陆宇。
三言两语,就搞定了麴义,让他心甘情愿用自己做诱饵,引诱鲜卑大军来攻。
“在座诸位都是自己人,陆某亦不讳言,我之夙愿,便是扫平天下,重振我汉人河山!然则这鲜卑胡种,狼子野心,实是我汉人之心腹大患,若不能破之,吾心实难平,河北难安。”
陆宇目光坚定,语气铿锵:“鲜卑一族,乃是游牧部落,来去如风,劫掠成性,似今日这般纠集数万大军来犯我大汉疆土,正是吾等斩断其爪牙的大好良机,恳请诸位助我一臂之力!”
果然一众将领见了主上的脸色都是露出激昂之色,纷纷表态,不惜死战,也要灭杀来犯之敌。
然而敌方兵力雄厚,虽然此前折损不少,此时仍有两万余人。
反观己方,满打满算,也就一万出头,其中还有不少伤兵,敌我实力的差距,还是让不少人心存顾虑。
郭嘉见此,当即提出建议:“主上,魁头身边,必有智慧之士为其出谋献策,公然邀战,更不会轻易派出自己的嫡系部队作战,以我来看,最先被派出来攻打我军的,必是实力稍弱的鲜卑部族。”
很显然,鲜卑人首领,也有帝王心术。
而步度根此前为魁头献计献策,却也被郭嘉得知了他的存在,甚至以此作为考量,制定针对他的计谋。
身处鲜卑大营的步度根,恐怕还不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早就被郭嘉看破。
陆宇听完郭嘉的分析,却是眉头一皱,他不喜欢被人当枪使,因此询问道:“奉孝,可有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