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156157章:投资《流浪地球》的目的!(4000字)(2 / 2)

而高瓴可不一样,线上线下的全面覆盖,甚至国外现在已经开始铺开的网络,都是高瓴影响力的辐射范围。</p>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其实并不大。</p>

现在高瓴衍生品公司的产品,什么智能小台灯,智能小电风扇,高瓴的第一款手持电风扇等等,在太国,比利是等国家简直可以说是大受欢迎!</p>

那些国家,基本的电器产品都是华国生产的,哪里见识过这种玩意儿?</p>

自然是相当受到欢迎。</p>

而《流浪地球》给高瓴产品打广告,以后也会逐渐成为高瓴大文娱投资电影的一条主线。</p>

在007系列电影和威阿伐木累的速度与激情大电影之中,都会有各种欧美的奢侈品和汽车的广告进行植入,高怀钧自然是看到了里头蕴含的品牌提升价值。</p>

电影市场一直以来都是一个体量小,但是声量极大窄众市场。</p>

华国一年的票房,在2016年,也不过是200来个亿元,甚至都比不过汽车产业的一家中小体量的汽车公司,但是在市场上的声量却是贼大。</p>

那些每年的头部电影,哪个华国人不是如数家珍一般?</p>

如果高瓴能够掌控一支能够自负盈亏并且持续输出高瓴品牌的文娱团队,对于高瓴来说,肯定是百利无一害的。</p>

大文娱战略服务于高瓴品牌这个大的战略目标,从本质上说,是高于一切且没有太大的问题的。</p>

而前世的阿里大文娱战略之所以失败,一方面是杰克马确实是不太懂行,他们找的人就不太对,完全没有尊敬这个行业,尊敬赚钱这件事儿,各色人等为了各种莫名其妙的KPI而考虑问题。</p>

而另外一个方面则是战略目标出现了大问题,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搞这样的一个大文娱的分支机构,目的到底是什么!</p>

是赚钱?</p>

是增加声量?</p>

是为核心的业务桃宝带来下沉客户和其他年轻增量客户的流量?</p>

根本不知道在干嘛!</p>

一大堆钱就这样被一些二把刀的职业,哦不混子经理人给浪费掉了。</p>

在敲定了《流浪地球》和高瓴新款越野车一起在八月份同时上市的信息之后,赶在过年之前,高瓴为新的越野车项目开启了招兵买马的新过程!</p>

高瓴明本身组员的数量就较少,根本无法承担起那么大体量的项目研发。</p>

人力资源部门一个是调动其他项目组一些成员,而更多的是把最新进入高瓴的新兵之中表现好的人选给了高瓴明项目组。</p>

高怀钧看到这个情况觉得不太是一个好的办法。</p>

这款越野车项目可不是一个普通的小项目,里边的研发分支太多,黑科技过多,一个不好,就很有可能会延期。</p>

所以在和大江公司谈好条件之后,高怀钧又让中研院成立了一个专门的新款越野车的项目组,由中研院院长万项牵头执行,和高瓴明的团队一起进行细化分工。</p>

总之,组建这样的一个团队,高怀钧只是提出了大致的方向和意见,权力进行了完全下放,让下面的团队去打造和磨合,他现在不会关注过多的过程,只需要对结果把控即可。</p>

团队搭建完成,整体即开启了全力研发的过程。</p>

现在高瓴内部超级的卷。</p>

其他汽车公司三年才会完成的研发进度,高瓴甚至八个月到一年的时间就可以完成,而只要是高怀钧拿出来的方案,不需要进行方案初报和定审的初始过程,那完成的速度更快,半年就可以搞定一款新产品。</p>

996那是大行其道,007更是家常便饭。</p>

现在的员工,已经习惯了长期加班的氛围。</p>

没办法,高瓴给得太多了!</p>

高瓴研发人员中刚刚进入高瓴的研发人员工资,是涨了又涨,从最开始的几千块钱一个月,涨到了一万块钱一个月,最后到了现在,甚至是涨到了1.5万一个月。</p>

甚至,现在招聘的一些稀缺性岗位,比如算法类的岗位,工资给到了2万一个月。</p>

这绝对可以说是震撼整个华国职场。</p>

这还不算绩效和奖金等其他收入。</p>

年收入妥妥的三十万级别。</p>

这还只是刚入行的菜鸟,如果是工作几年,没有被淘汰的研发人员,这个钱给的更多!</p>

就这样,谁能够招架得住啊!</p>

甚至一些高瓴内部的人员,都是纷纷觉得自己不配这个钱,觉得有愧于公司。</p>

现在高瓴流失出去的人才,如果不是自动跳一级的,基本上都是被淘汰出去的,所以尽管工作压力巨大,但是流失率反而不升反降。</p>

因为经过了那么多年的运转,出去的工作人员到底值不值更多的钱,市场是给了一定的答复的。</p>

。。。。。。</p>

高瓴新款越野车是高瓴新的一年,最重要的产品线产品,但是即便是如此,在过去的2015年来说,整个高瓴取得了非常不俗的成绩。</p>

不仅仅推出了改变整个世界汽车产业格局的重量级产品高瓴秦PLUS,而且在自研芯片领域,真正实现了独立自主,在高端手机mate10上推出了独属于高瓴的核心芯片青龙801。</p>

按照高怀钧在年度总结会上的说法,今年属于高瓴进程的一个核心关键年,甚至可以说是分水岭年。</p>

在2015年,高瓴将会从一个普通的科技大企业,向一个世界科技强企业的转变。</p>

整个高瓴最小透明的高瓴衍生品BU,虽然做的都是小家电,智能家居等低货值的产品。</p>

但是经过了十多年的发展,高瓴衍生品BU,终于是在2015年,受到了高瓴海外销售平台的不断建立以及高瓴三线以下城市渠道下沉的影响,实现了销售额突破100个亿的,最终实现了103个亿的销售额,而利润率也是达到了疯狂的45%,相比较2014年鹅42%可以说是稳中有升。</p>

而整体的利润,也是达到了46个亿。</p>

一个小小的高瓴集团附属的,专门开发小型贴牌产品的衍生品公司,居然可以赚到46个亿,连少部分大A主板公司都赚不到的利润,真可谓是恐怖如斯!</p>

(本章完)</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