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上讲着这些,朱纯臣心里想的更多。</p>
李弘济给他这盒金银元时,朱纯臣没有太在意,毕竟这段时间,他要忙着盘算天津十三行给的红利。</p>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天津所设十三行凭借丝绸、茶叶、瓷器等专卖权开始扩张,特别是大明介入朝鲜,从最初的援朝抗虏,到后续的镇压篡逆,这让天津十三行的体量不断膨胀,连带着在京勋贵群体一个个兴奋之际。</p>
毕竟当初他们可是投了大笔金银,多数勋贵的初衷就是为了赚银子的,最初跟南上的西洋海商展开海贸,对辽东输送贩卖粮、布、棉、油等各项商品,尽管也能赚取到一定的利润吧,但是这不能满足那么多勋贵的需求啊。</p>
所以私底下难免有抱怨。</p>
可是从天启二年开始,就因为国朝要介入朝鲜,使得这一切发生改变,向朝鲜输送各项所需这是小头,从朝鲜运回人参、皮草、东珠等各项高奢,继而转运到东南诸省去,这赚取的金银就太高了。</p>
而除了以上的这些贸易外,真正的暴利行业,却是从朝鲜这边,以几袋粮食就能换来瘦马培养,或送去东南诸省去,或带回京城京畿,这赚的就不是几十倍,近百倍的利了,而是数百倍,甚至更高的利!</p>
毕竟几袋粮食才值几个钱?</p>
“这个李弘济,在来找本公之前,还去找过谁?”想到这些的朱纯臣,看向中年询问道。</p>
“听说还找了定国公他们。”</p>
中年如实道:“这段时日临淮侯表现很高调,出手也很阔绰,卑下也曾听说临淮侯似发了财。”</p>
“哼,要钱不要命的主。”</p>
朱纯臣冷哼一声,“当初在天津十三行筹设时,这厮就表现得优柔寡断,没有拿出太多的银子,天津十三行开始赚大钱时,动辄就抱怨说遭小人蒙蔽了,想再购些银股,可谁会给他?”</p>
“如此说来的话,这个侦缉队干的差事,恐跟陛下钦定的币制有关,李家的好日子怕是要到头了。”</p>
“公爷的意思是李家可能要被罢……”</p>
中年难掩震惊道,可话说了一半,却怎样都讲不下去了。</p>
“不是没这种可能。”</p>
朱纯臣似笑非笑道:“当初那几位不就被罢了。”</p>
一讲到这里,朱纯臣的表情就有些不自然。</p>
当初定西侯蒋秉忠、灵璧侯汤国祚他们,被时任顺天府尹的孙传庭死谏查处,最终落了个身死爵除的下场,各家悉数被厂卫给查抄了,连同他们的亲眷、九族全都被抓了,至于这些人去了何地,是谁都不清楚的。</p>
这可对在京的勋贵造成不小轰动。</p>
世袭罔替的勋贵啊,说杀就杀,说罢就罢,这也让不少勋贵的心底,一个个心底都生出了惧怕。</p>
在天启朝,世袭罔替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连带着不少勋贵都变得收敛起来,生怕这灾有朝一日降到自己身上。</p>
“行了,此事跟我等无关。”朱纯臣沉吟刹那,皱眉道:“大过年的,跟底下的人说,少给本公惹麻烦。”</p>
“喏!”</p>
中年当即作揖应道。</p>
不过讲完这些的朱纯臣,眼睛却盯在那木盒上,里面摆着的一枚枚金银元,让朱纯臣表情略显凝重,没有人知道朱纯臣此刻在想些什么。</p>
(本章完)</p>
(/41390/41390847/113473007.html)</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