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class="contentadv"> 东南诸省,不是说清洗就清洗的。</p>
毕竟频生的灾情,对于大明而言伤害太大,而他谋划的北直隶基本盘,眼下还处在扎根发展阶段,如果这个时候就选择彻底撕破脸,那对大明的损失太大了。</p>
不过不清洗,就代表着朱由校愿意接受一些事情。</p>
大层面的安稳,谁要是敢破坏,那朱由校肯定要出手干预的。</p>
一直以来集中在中枢一带的军队改革,朱由校就是为应对这种情况而做的,没有强军作为倚仗,那中枢的威仪如何能震慑四方?</p>
“两淮匪乱的事,你们适才也都听到了。”</p>
在王象乾等人走了以后,朱由校看向朱由检他们,语气平静道:“这两日,你们将此事的前因后果,心中是怎样想的,就给朕怎样写下来。”</p>
“还有,朕谴戚金率部奔赴两淮剿匪,可能会出现哪些事端,也都给朕一一的写出,这次考校朕很重视。”</p>
“喏!”</p>
众人纷纷作揖应道。</p>
统御国情如此复杂的大明,独靠朱由校自己是不够的,一个人的精力终究有限,稍有不慎就会出现纰漏。</p>
所以朱由校需要很多人来辅佐他。</p>
这些人,包括文官,包括武将,同样也包括朱家人!</p>
至少在朱由校看来,在一些领域之内,不能没有王大臣的身影,过去那套体制,已经到了必须改革的地步了。</p>
什么事都倚重文官,这可不是个好苗头。</p>
没有出台损害他们利益的政策,那一切都好说。</p>
可一旦出台相应政策,损害到哪怕一部分利益,就会有众多的反扑与算计,而大明已经经受不起这种内耗了!!</p>
重文轻武,重武轻文,这都非长久之道。</p>
唯有文武兼济,方能解决实际。</p>
在朱由检他们还没走之际,朱由校语气冷冷道:“派人召戚金进宫,朕要就两淮剿匪之事,与之进行商榷。”</p>
“奴婢遵旨!”</p>
刘若愚当即作揖应道。</p>
新的事端又要发生了。</p>
朱由检、朱常淓他们在听到此言时,心底无不生出复杂的情绪,他们也都没有想到,在金殿传胪这等大喜事下,居然会出现这种变故。</p>
为何大明会有这么多的问题啊?</p>
此时此刻,朱由检他们都生出一个想法,不知为何,他们总觉得天启二年来了后,很多事都发生变化了。</p>
可是在此之前,朝廷明明已经解决很多问题了啊,为什么还会有这些事情发生呢?</p>
“今后要走的路还很长啊。”</p>
而坐在宝座上的朱由校,看着朱由检他们离去的背影,心底亦生出感慨,忍不住暗暗唏嘘:“在前行的道路上,要是出现的挑战或风波,不能得到有效解决的话,那大明分崩离析只怕就在眼前了!!”</p>
(/41390/41390847/113581638.html)</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