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108(2 / 2)

但他如果直说,恐怕老大会直接翻脸,只得又换个说法,“会不会你理解的防身和杜葵理解的有偏差呢。”

暗器大全?这是打算培养出个刺客呢?

“差别在哪?”程晔不解,有差别也可以直说,喜欢什么给她弄来就是。

谷军耐心解释,“女孩子应该喜欢更小巧精致的,那个杀伤性武器,应该不包括在内。”

程晔‘嗯’了一声。

总算是听进去了,谷军再接再厉,“一个女孩每天带着那些军刀、袖箭的,你觉得像样么?”

嗯,好像确实不怎么合适。

程晔想想,又提出新的疑问,“可她说喜欢。”

谷军一脸懵“不是,你不是说她不喜欢么?”

程晔淡淡道“她说她喜欢,可我觉得她不喜欢。”

谷军无语望天,一个礼物而已,要不要搞的这么纠结,是要死多少脑细胞,难道还要写篇战术分析报告,再来个正推,反推,看是否成立。

——

杜家兄妹在县城暂时定居下来,杜大海夫妇每周末进城看儿女。

现在又多了个杜大江,每周过来看杜薇,父女二人仍是没什么话说,但比起之前已经好不少。

今日并不是周日,杜大海几人风尘仆仆的赶到小院。

杜安奇道“爹娘,你们怎么来了?家里出什么事了?”

杜大海“也不是什么大事,村里现在搞什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想过来问问你们意见。”

这也不是什么新鲜事,早几年各地就开始推广试行,他们这地处偏僻,农田也有限,是以,这才刚刚施行。

虽说早有准备,可临到事上,杜大海还是感觉有些犹豫,自家就一个儿子,以后是要考大学,最难的那几年家里女娃也没下过地,眼看现在各个出息,读书就能谋个好出路,田不田的跟她们也没关系。

但毕竟也算是家里的一件大事,总要和儿女商量决定。

杜安看向杜葵,“小葵,你觉得呢?”关于父母和家里安排,兄妹两私下讨论过几次,他年底顺利的话就要去读大学。

一旦进了军校,好多事就身不由己,家里更多要依仗几个妹妹,而三妹无意是家里最有见识和主意的。

杜葵早就和父母提过,让他们进城,现在她仍是这个想法,“家里条件好了,实在没必要继续种地。”太辛苦,风吹日晒,付出和收获不成正比。

杜大海摇头苦笑,他种了一辈子地,今年不过四十,难道现在就开始养老,那也太早了,让他做别的他也不会,就种地他熟悉,承包之后,可以按照自己想法种地,指定能收获更多粮食。

杜大海“不种地,我还能干啥。”

杜葵“进城买套房,最晚不过年底,养生茶就会有进项,你们也可以歇歇,到处走走,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开启无忧无虑的老年生活,不好么?

杜大海摇头,“不行,我还没老到干不动,虽说是自由承包,可咱们村里农地少,各家各户也得按人头平均着来,我能包多少包多少,少部分自己种,其它让你大伯和堂哥种。”大哥家日子不好过,多种些就多些收成。

杜葵听懂了,杜大海坚持种地一部分原因是闲不住,一部分是想帮衬大伯家。

大伯家的事她听杜安说过,杜中华两兄弟回家后还没找到新活计,经过这事,杜大江父子觉得什么国营不国营的,也就那么回事,说散就散。

兄弟两只有个初中文凭,知识什么的早忘光了,无奈之下决定留在家里务农。

赶上这事,家里三个壮劳力,地自然是多多益善,种地实实在在,自己承包自己说了算,比进厂自由。

杜葵无奈,自家没有经济压力,父亲少种些,就当锻炼身体了。

可如果大伯一家子指着种地过活,实在不是什么太好的选择。

显然杜安也这样认为“大伯,堂哥他们自己愿意?”

杜大江叹气,“不愿意还能有什么办法。”

杜安询问的眼神看向杜葵,三妹一向主意多,他和这两兄弟,从小一起长大,关系一直不错,眼看着他们要像父辈一样,在地里刨食吃,心里觉得可惜。

杜葵刚一直没有出声,在想另外一件事,了解清楚各人诉求,问道“只能承包农田么?”

“啊?这……”杜大海被问的一时有些懵。

杜葵接着道“比如山林,能不能承包。”

杜大海摇头“这个没听说。”

“那就问问,种田不如包山,山里各种药材,这可比种粮食赚钱多。”

这边少农田多山林,与其和那几亩农田较劲,不如包些山林,山里可全是宝,她印象里最早一批包山林是没有年限限制,自家山头里缺钱了,砍些竹子都能换钱,弄好了这可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野生野长不用操心。

杜大海“可这山里的草药总不能一直采下去。”他记得杜葵说过,这草药有些是有年限的,不跟庄稼一样每年固定几茬收成。

杜葵“山货也可以卖钱,也不光是采草药,也可以种草药。”这事她一直想做,可是没精力没人力,如果他们硬要搞些种植,这个经济效益更高。

杜大海吃惊“种,种草药?”

杜葵点头,“对,后院的草药不是都种成了。”这还要多亏种植小能手杜大海同志,当时后院收拾出来,杜安去山上背了些土回来,试着种了些,可她一没经验二没耐心,只粗通理论,就这种情况下,杜大海愣是给种成了,上次她回家时,那小苗长得还挺好。

杜大江奇道“老二,你还会种草药?”他知道二弟家做些草药生意,不过种草药这他第一次听说。

杜大海忙摆手道“我哪会,孩子们播完种没人管,我看都蔫了,问了小葵,按她说的伺弄。”

杜大江追问道“然后呢,种成了?”

杜大海“不但成了,长势还挺好。”

杜大江来了兴趣,“小葵,你给大伯说说,这包山真能赚钱?这东西好不好活?”

“草药这东西,野生野长的都能存活,就是生长年限有长短,有的要几年才有收成,当然价值也更高。”

“山里山货也不少,现在不比过去,市场开放自由买卖,这些都可以变成钱。”

杜大江被说的心动,让儿子回家种地他打心里是不愿意的,如果这样,当年他何必费那么多功夫把人送出去。

就是多承包几亩地,再怎么精心耕种,那收成也是有数的。

可这草药,杜大江抬头看向弟弟,“大海,你跟我说句实话,这草药到底赚钱不?”

杜大海偷瞄了一眼杜葵,之前说好了,家里卖草药赚钱的事,对外一律不提。

不过现在这话头是三丫头提起的,这……

杜葵心道,爹憨厚朴实,但也不是全无计较,这样就好,如果善良无底线,那他还是种几分田,收些铺子分红算了。

杜葵接过话头,“大伯,草药肯定是赚钱的。”将干草药、炮制草药价格都说了一遍,这个最直观,至于自家赚了多少钱,这个就没必要说了。

“种草药是一笔,采草药是一笔,炮制好又是一笔,至于销售你们也不用愁,贺记养生茶那边今后需求量不小,只要种的好了,收谁家的不是收。”与其再过一道手,不如自产自销,有钱大家赚,利润也更可观。

杜大江越听心越热,这事要是别人和他说,他肯定是不信,可二弟这一家子,他可是眼瞅着日子越过越红火。

杜葵是个有本事的,书随便读读就能整个全省第一,出趟门就弄回来一台机器,自家丫头自己清楚,从来学习都是倒数,愣是给拉拔上了县中。

现在她说能种草药,他一点不怀疑,只是这事他一个人做不来。

“大海,要不咱们两家一起种草药。”这方面他一窍不通,杜大海至少比他懂,杜葵也能多帮忙看顾些。

“大哥,你不再考虑考虑么。”杜大海犹豫道,这万一要是不成,他自己没什么,不过就是搭些功夫的事,大哥和两个侄子可是指着这个过活,他怕将来落埋怨。

他也不是不信杜葵,但没成之前,这事谁也说不好,能百分之百成功。

杜大江苦笑,“我现在哪还有别的选择,小薇读书,老大老二娶媳妇,哪哪都要钱,只种地哪里够,这种日子我过了一辈子,可不想他们再像我一样,但凡有别的出路,我都要试上一试。”

杜大海看向杜葵,现在种不种田的,对家里来说确实差别不大,只是他闲不住,如果能帮帮大哥和侄子,他心里是愿意的。

见女儿点头,杜大海这才开口道“行,大哥,那咱们就一起,包山种草药。”

“好,好,太谢谢了。”杜大江高兴的有些语无伦次,知道弟弟这是为了帮衬自己,心里越发感激。

既是两家合伙,就各占一半。

杜大海不同意,兄弟两个年纪大了,以后主要靠两个侄儿,大哥家出三个人,自家满打满算也就一个半。

可杜大江坚持,这事没杜大海根本做不成,两家各占一半,有什么事也是由杜大海说了算。

兄弟两个如何算账的事,杜葵没有参合,这里除了利益,还有情分牵扯其中,她的那套生意经就不适用了。

杜大海自己乐意就行,大伯家好了,杜薇也能活的轻松些。

兄弟二人得了主意,中午饭都没吃就往回赶,想先把事情敲定下来,万一要被其他人捷足先登,再往远去就不那么便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