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8章 安排和高句丽(1 / 2)

在百济那曾经繁华如今却满目疮痍的王宫内,贾长生端坐在主殿之上,周围是他的一众亲信将领和谋士,气氛凝重而严肃。阳光透过斑驳的窗户,洒在众人身上,映照出他们疲惫却又带着几分期待的面容。</p>

贾长生率先打破沉默,目光坚定地扫视着众人,开口说道:“诸位,如今百济已在我们的掌控之下,但这只是我们大业的第一步。接下来,我们要好好谋划一下如何安排和修整这片土地,让它重新焕发生机,为我们所用。首先,谈谈军事方面的部署吧,赵将军,你有什么想法?”</p>

赵猛将军站起身来,双手抱拳行礼后,大声说道:“将军,末将以为当务之急是在百济的关键地域驻扎重兵,一来可以震慑那些残余的反抗势力,二来能够随时应对周边可能出现的威胁。比如在百济的都城以及各个交通要道和军事重镇,设立我们的军营,派遣精锐部队驻守,构建起一道坚固的防线。”</p>

贾长生微微点头,眼中露出一丝赞许:“赵将军所言甚是,军事防御绝不能松懈。那在军事设施方面,我们该如何改进呢?”</p>

一位负责军事工程的将领接着说道:“将军,我们可以对百济现有的城池和防御工事进行修缮和加固,同时在一些战略要地修建新的堡垒和瞭望塔,加强对周边地区的监视和控制。此外,还需整顿百济的军队,挑选其中身强体壮、有一定战斗能力的士兵,编入我们的队伍,经过严格训练后,为我所用,补充我们的兵力。”</p>

贾长生沉思片刻,说道:“嗯,就照你们说的办。不过,在对待百济百姓的问题上,我们必须谨慎行事。百姓乃国家之根本,如果不能让他们安居乐业,我们在这里也难以长久立足。李谋士,你对此有何见解?”</p>

李谋士轻抚胡须,缓缓说道:“将军,依在下之见,我们应当采取怀柔政策。首先,要减轻百姓的赋税负担,让他们能够休养生息。同时,开仓放粮,救济那些因战乱而受苦的贫民,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仁慈和善意。此外,还可以鼓励百姓恢复农业生产,给予他们种子、农具等物资支持,保障粮食的供应。”</p>

贾长生微微点头:“李谋士的话有道理,但仅仅这样还不够。我们还要注重文化和教育的引导,让百济的百姓从内心认同我们的统治。张大人,你在这方面有什么想法?”</p>

负责文化教育的张大人站起身来,说道:“将军,我们可以在百济各地设立学堂,教授我们的文化和价值观,选拔一些聪慧的百济学子,培养他们成为我们与百济百姓沟通的桥梁。同时,对百济原有的文化习俗,我们不能一概否定,而是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其与我们的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一种新的文化氛围,促进民族的融合和团结。”</p>

贾长生听后,满意地笑了笑:“很好,这些措施都要尽快落实下去。在行政管理方面,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王大人,你说说你的计划。”</p>

王大人沉思片刻后说道:“将军,我们可以在百济设立各级行政机构,选派我们信任的官员去管理地方事务。同时,选拔一些有才能、品行端正的百济原官员,让他们参与到地方治理中来,利用他们对当地情况的了解,更好地推行我们的政策。此外,还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考核制度,对官员的政绩进行定期考核,确保他们能够尽职尽责地为百姓服务。”</p>

贾长生点头表示同意:“好,那就这么办。在经济方面,我们也要想办法让百济尽快恢复繁荣。陈大人,你有什么建议吗?”</p>

陈大人上前一步,说道:“将军,我们可以鼓励商业贸易的发展,降低关税,吸引各地的商人来百济经商。同时,扶持当地的手工业,挖掘百济的特色产品,如百济的丝绸、陶瓷等,将其推向市场,增加财政收入。此外,还要加强对交通道路的修缮和建设,打通与周边地区的贸易通道,促进经济的交流与发展。”</p>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陈大人的建议。</p>

贾长生站起身来,神色坚定地说道:“诸位,百济的未来就掌握在我们手中。我们要用心去经营这片土地,让它成为我们大业的坚实基石。大家各司其职,务必将我们今天讨论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我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百济必将迎来一个新的繁荣时代!”</p>

“愿为将军效命!”众人齐声高呼,声音在大殿内回荡,充满了决心和信心。</p>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贾长生的军队和官员们按照既定的计划,有条不紊地对百济进行着安排和修整。军队迅速在各地驻扎下来,开始修缮防御工事和军事设施;官员们则深入民间,实施各项惠民政策,安抚百姓,恢复生产;学堂也在各地陆续建立起来,孩子们的读书声渐渐在这片土地上响起;商业贸易逐渐恢复生机,市场上又开始热闹起来……</p>

随着时间的推移,百济的局势逐渐稳定下来,百姓的生活也慢慢走上正轨。贾长生望着这片正在复苏的土地,心中充满了成就感和使命感,他知道,自己离心中的那个宏伟目标又近了一步。</p>

在高句丽那庄严巍峨的王宫大殿内,气氛凝重得仿若能让人窒息。高句丽王高坐在那雕龙金座之上,脸色阴沉得犹如暴风雨来临前的乌云,双眼透露出浓浓的忧虑与不安。殿下,一众大臣们低垂着头,彼此交换着惶恐的眼神,整个朝堂弥漫着一股末日将至的气息。</p>

高句丽王率先打破了这死一般的寂静,声音颤抖却又强装镇定:“诸位爱卿,今晨刚收到消息,百济已被贾长生覆灭。这贾长生狼子野心,其下一个目标恐怕就是我高句丽了。如今生死存亡悬于一线,诸位可有何良策?”</p>

话音刚落,一位身着铠甲、神情肃穆的老将上前一步,抱拳行礼道:“大王,臣以为当下之急,唯有加强我高句丽的军事防御。立刻在边境增派兵力,加固城墙,多备箭矢、投石等守城器械。同时,召回各地的驻军,集结精锐之师,严阵以待,以防贾长生随时可能发动的进攻。”</p>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议论纷纷。一位文臣忧心忡忡地说道:“将军,加强军事防御固然重要,但此举无疑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且会使百姓生活受到极大影响,恐引发民怨啊。”</p>

老将听后,眉头紧皱,反驳道:“大人,若此时不加强防御,一旦贾长生来袭,我高句丽将毫无还手之力,百姓将遭受更大的苦难。两害相权取其轻,此刻也顾不了那么多了。”</p>

大臣们各执一词,争论不休,整个朝堂乱成了一锅粥。高句丽王揉了揉太阳穴,满脸疲惫地说道:“都别吵了!此事需从长计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