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历63年1月7日,九原郡,临沃县。</p>
雪后天晴,整个临沃县都被妆点的银装素裹。朱买臣则带着陈舍,徐绍等人下乡。</p>
开车的路上,朱买臣提前抱歉道:“临沃是大汉的贫困县,乡下没有通水泥马路,道路难行,还请大司农和大司农丞见谅。</p>
徐绍奇怪道:“我看这临沃县建筑并不输给大汉的富裕地区,百姓的穿着打扮也不差,临沃真有县令你说的这么穷?”</p>
他这一路看过来,县城的街道,虽然以马车牛车居多,但汽车,卡车,拖拉机数量也不少,自行车更是组成长龙,道路两旁的建筑也是以高楼居多,这一路上的体育馆,茶楼,酒店,戏院等服务市民的设施并不少,虽然比起大汉腹地算不得富裕,但完全看不出是贫困县的样子,在他吴国也就是比临安差一点。</p>
而且他跟着陈舍也去关中乡村视察过,那些地方的汉吏都是当地最光鲜亮丽的一面展现出来,像这位朱县令这样自暴其短的还是第一次遇到。</p>
朱买臣苦笑道:“这只是表面光鲜,整个临沃有六万百姓,这其中吃财皇粮的就有6000人,县乡村三级汉吏近千人,夫子,大夫,护士等八百人余下的都是巡山员,这6000多人支持着里我的经济繁荣,再加上有这条铁路,才有县城的这般景象。”</p>
徐凡是这个世界上最讲环保意识的人,大汉刚建立的时候,财政还不算太宽裕,但他却拨出了一部分钱,在北方建立了一支巡山队,他们主要的职能就是植树造林,用方格草固定沙漠。</p>
这个时代大汉的科技自然远远不如后世,但大汉也有大汉的优势,一就是这个时代的自然环境比后世要好的多,戈壁沙漠的面积要少很多,二就是大汉土地广大,能够大范围的迁移百姓到大汉的内地和海外,大漠有一些退化的草场,戈壁,只要把人牵移走,不养只牛羊,不开垦土地,自然环境也会缓慢恢复这片地区的生态,更不要说现在大汉还在主动做这事了。</p>
这六千吃财政饭的人,巡山员有自己的田地,属于兼职所以俸禄只有三千,夫子和大夫的收入普遍在5000以上,汉吏也差不多是这个收入,大汉每年要向临沃3亿钱左右。</p>
这对北方的贫困县来说也是双重利好,一方面他们改善了自己生活的环境,另外一方面他们可以在家乡找到一份收入不差的差事。</p>
靠着这份财政转移的收入,临沃的县城还算是比较繁华的。</p>
朱买臣继续道:“但这只是朝廷的输血,临沃自己的造血能力有限,县里的支柱产业是畜牧业和其配套的相关产业,收入来源不但单一,而且也不算高。”</p>
这笔钱说多不多,说少不少,维持临沃的颜面还是可以,但想要本地的财政收入,修道路,水渠等基础设施就比较艰难了。</p>
“这两年海外诸侯国输入我大汉的粮食,牛羊肉越来越多,本土的毛纺也因也因为海外部的冲击变得萧条,这要不是有朝廷的支持,临沃连现在这个面子也维持不住。”</p>
全球化对大汉有利有弊,而且是利大于弊,但得利的都是那些沿海郡县,吃亏的自然是九原这些内陆郡县了,他们不但没有吃到红利,还增加了竞争对手,日子也变得更加艰难了。</p>
好在九原郡有贫困郡的身份,大汉朝廷每年向九原郡转移支付超过三十亿钱,才维持了当地的经济循环。</p>
这也是朱买臣会自暴其短的原因,临沃越惨,朝廷支援自然就多了。</p>
果然他们的车队刚出了临沃县城十几里的范围,道路就变成了碎石路,路上坑坑洼洼,都是那种半凝固的污雪水,他们的汽车都被弄的污浊不堪,人也是晃来晃去,稍有不慎甚至会撞到头。</p>
这种经历对徐绍来说太难受了,要不是他坐惯了海船,就这样的道路他绝对会晕车。</p>
红日乡,乡署广场。</p>
徐绍一下子就蹲在地下,他现在觉得自己五脏移位,整个人都是晕乎乎的,有生以来他还是第一次如此难受。</p>
半天后,他恢复过来才对朱买臣道:“这路的确是要修一修,回到长安城我就去轨道司说一声,这路不修,这里还怎么富裕?”</p>
朱买臣喜道:“多谢大司农丞。”</p>
大汉经过了几十年的经济发展,汉吏当中也有要想富先修路的概念了。</p>
在那些一线的郡县,已经实现了村村通公路,次一等的中原河北地带,虽然达不到村村通公路的标准,但乡乡通公路还是能做到的。</p>
但在九原郡财政低,人口少,县公路都是靠着朝廷转移支付才修起来的。</p>
“红日乡蔷夫杨育拜见大司农,大司农丞。”一个断了一支手老汉行礼道,大汉的电话网络已经取到了电报网络,哪怕是北方九原郡这样贫困的郡县也能做到村村通一条电话线。</p>
而后朱买臣解释道:“老杨是我九原郡的战斗英雄,当年跟着初代漠北国公远征过匈奴,要不是断了一只手,以他的资历怎么也能当太守。”</p>
陈舍和徐绍看向杨育顿时尊敬了三分。</p>
杨雄道:“县令高看老朽了,老朽只在军中学了几百个大字,这等学历放在我大汉连人才都算不上,能当蔷夫已经是老朽的极限了。”</p>
几人寒暄一阵进入了乡县署,比起临沃县,红日乡就更加落后了,整个乡就一南一北两条街道相对繁华,普遍有两层的小楼房,一旁还有一个小的集贸市场,四周乡村的农作物,牲口在此汇聚,而后运输到县城贩卖。</p>
乡署的格局也有大汉历三十年代的风格,两层的平楼加中心的一个小操场,楼房外面贴的是马赛克瓷砖,因为年久失修,有不少地方已经破败了。</p>
当陈舍他们进入乡署,大司农的小吏已经在巡查红日乡的农业数据了。</p>
而陈舍则找杨雄闲聊,问村里的人口,土地,乡村农户的经济情况,以及乡里的可能。</p>
而杨雄则滔滔不绝的诉苦:“上面的汉吏拍脑袋制定政策,也不管这政策是不是适合就要我们做。就像前两年,朝廷要集村并乡。”</p>
“这是好事啊,只有集中的资源,朝廷才能给你们通水,通电,通电话,通路,红日乡要是通路了,你们的粮食和牲口也好卖,日子也会好过。要是这个村几十人,那个村几十人,朝廷即便是有一座金山也不够修路把你们联系起来。”陈舍道。</p>
在减免了农业的田赋之后,大汉对继续增加农户收入新道路就是集村并乡,集中资源提升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p>
人口集中了才能更好的生产,也方便大汉朝廷用最少的资源,把大汉的乡村联通在全国大市场当中,这个政策在关中,中原施展的都不差,朝廷整平土地,联系工程队,以最低廉的价格帮助农户建设三层的楼房,有庭有院,甚至还可以在阳台上晾晒粮食,完成四通,同时一些福利设施也可以集中建设,小学,体育馆,医馆,广播站都可以建设,关中和中原已经开始大量兴起这种300户到500户之间的大型村落。</p>
杨育道:“但我们这里不是中原,土地没有中原富裕,这里是河套,地形复杂,又是高山又是谷地的,哪来那么大的田地集中种地。</p>
最重要的是放牧也是我们的主业,三五百户牧民居中在一起,这要多大的草场,多大的牧场,下官向上级汇报了这里的情况,但上面的人根本不理会啊,就抓住我们乡,说我们不执行朝廷的政策,年年给我们下等的评级,这上官也不能不讲实际,不讲道理吧,做不到的事情硬要下官来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