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银行的提议(2 / 2)

至少在他们的任上可以多拿一份收入。

李治在奏折上提出的官营工坊包括各种金属矿石的开采和冶炼以及各种船舶的制造。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李世民之前从未听说过的行业。

这个行业就是银行。

大唐到目前为止只有一种大规模流通的货币那就是“开元通宝”。

这种铜钱每十文就有一两重,非常不利于大宗商品的交易。

李治提出的想法是以黄金储备作为锚定物,设计一种特殊的纸币来替代铜钱。

李世民看到这里时已经开始认真起来。

因为接下来的内容将是他从未接触过的。

李治接下来提出的便是一些现代银行的运作模式。

包括如何收储,如何借贷,各地银行之间该以何种凭证来相互支取存款。

这里面详细列举了银行的运作和盈利模式。

还列举了银行能够对国有项目开发所提供的支持。

同时李治还借此提出取消之前使用丝绸,粮食等物来支付官员俸禄的做法。

让这些物品回归到商品的性质当中。

最主要的是李治给出了详细的办法来避免出现货币的大幅升值和贬值。

李世民看得非常认真。

他将这一段翻来覆去地连续看了四五遍。

他将每次关注到的细节都记录了下来。

然后又针对这些记录反复地权衡利弊。

到最后他终于基本上理解了银行的巨大作用。

同时也让他对李治的智慧再一次感到震惊。

在李世民看来这样的想法绝对不应该是独自一人能够想出来的。

这至少应该是一个庞大的机构利用很多年才能总结出来的经验。

然而眼下这样的一份提案就活生生地摆在自己的面前。

一段长时间的呆滞以后李世民重新拿起了奏折。

他想要再看看李治的下一段内容写了些什么。

对于李治来说第二段内容才是他想要说的重点。

其中的第一条就将李世民震惊得无以复加。

李治要给派往岭南的所有战俘进行赦免。

让这些人全都拥有普通百姓的身份。

他恳请李世民给予这些人和大唐百姓一样的待遇。

赐给他们永业田和口分田。

这个提议让李世民感到很为难。

原本按照之前的商定这些人在完成了岭南的开发以后还是会将他们遣返回吐谷浑境内。

这和之前对东突厥的安置办法一样。

李治如今的想法相当于完全否决了之前的一致决定。

虽然他也提出吐谷浑人的汉化程度较高并且具备农业人口的素质。

但是在朝臣们的眼里看来吐谷浑人终究是外族。

将他们留在大唐境内很可能会给将来造成隐患。

李世民感觉这件事通过的可能性不大。

但是又不忍直接拒绝了李治的提议。

于是他决定继续看看奏折后面的内容然后一起召开一次朝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