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我们已经被渗透了(2 / 2)

然后他们就把符箓这一套抄了过来,弄出了开光佛宝保护信徒。</p>

两家就这样你抄我,我抄你,很快就把这一套体系给完善了。</p>

就在这时,一身血腥味的蒋瓛回京。</p>

先是去见了皇帝汇报工作,并领了新任务。</p>

然后他就来拜见陈景恪:“陈伴读,陛下让属下来听您吩咐。”</p>

陈景恪给了他一本《犹大书》,将蒲氏的内容重点圈了出来:</p>

“太上皇希望大明永无犹大……我已经吩咐宗教司,将犹教列为邪教。”</p>

“但此举必然会遭到读书人的反对,陛下需要一份能堵住所有人嘴的证据。”</p>

蒋瓛秒懂,说道:“是,属下会以最快的速度,将证据呈送陛下。”</p>

陈景恪点点头,说道:“去吧,此事办好了,我保你全身而退。”</p>

蒋瓛虎躯一震,激动的道:“谢陈伴读,此恩属下没齿不忘。”</p>

陈景恪笑道:“应该谢太上皇和陛下,大明不会让功臣流血又流泪,去吧。”</p>

“是。”蒋瓛躬身后退十几步,才转身离去。</p>

蒋瓛立即展开行动,一部分人南下去寻找胡商问情报,一部分人出动去抓捕蒲氏后裔。</p>

对于锦衣卫的动作,文官集团很是警惕。</p>

皇帝突然将他召回,然后锦衣卫就展开如此大规模行动,肯定不简单。</p>

不过发现被查的是蒲氏,大家就不说啥了。</p>

当年蒲寿庚背刺南宋,不光杀死了三千宋朝宗室,还有无法计数的士大夫被残害。</p>

读书人对他们有多厌恶可想而知。</p>

事实上,前世明朝民间一直对犹大不友好,很大程度就是读书人讨厌他们。</p>

现在见锦衣卫再次针对蒲氏,读书人自然不会反对。</p>

相反,还在一旁看起了热闹。</p>

且说佛道两家互相抄对方的创意,然后再进行拓展创新。</p>

很快就拿出了一套简单,却非常实用的,具有针对性的说辞。</p>

当最终的成品摆放在眼前的时候,陈景恪还能说啥。</p>

大手一挥,赏。</p>

每家奖励两座庙观,额外发放一百张度牒。</p>

自宗教司重组,朝廷就收紧了庙观名额和度牒数量的发放。</p>

甚至严格到了,按张发放度牒的程度。</p>

所以,对于两教来说一百张度牒的奖励,是非常的丰厚了。</p>

他们自然是非常的高兴。</p>

还是陈伴读做事敞亮啊,从来不让人白忙活。</p>

推行这套理论的时候,就更加的积极了。</p>

被陈景恪重点扶持的妈祖信仰,自然不甘落后。</p>

他们也奉行拿来主义,直接将佛道两教编写好东西抄了过来。</p>

不过根据妈祖海洋女神的神职,进行了一些创新。</p>

比如,凡是有犹大犹教存在的地方,都不会受到妈祖庇护。</p>

船上有相关物品?</p>

对不起,妈祖不保佑你。</p>

当陈景恪看到这一条的时候,彻底放下心来。</p>

妈祖亲自下场,犹大这辈子都别想进入中国文化辐射的海域。</p>

以华夏今日今时的世界地位,尤其是在贸易圈的地位,约等于他们告别了海洋。</p>

在大航海即将到来的时代,无法下海的后果是很严重的。</p>

尤其是对犹大这样靠商业生存的流浪族群,后果更是致命的。</p>

而且别忘了,这个时代基教也同样反犹。</p>

如果东方的反犹信息传到西方,他们会怎么做,相信不用多说。</p>

说个冷知识,大家都认为伊教极端。</p>

然而事实上,在过去的千年里,伊教对犹大相对来说是比较的。</p>

讽刺的是,几百年后犹大反噬宿主的本性再次暴露。</p>

他们还说出了那句很著名的笑话:犹大被屠杀的时候,没有得到过任何帮助。</p>

实在是让人笑拉了。</p>

宗教方面做好准备之后,陈景恪终于展开了下一步的行动。</p>

将编写好的《犹大书》刊行天下,并且售卖价格极低。</p>

很多读书人奔着陈景恪的名声,购买了此书观看。</p>

然后他们震惊了。</p>

不是震惊于世界上竟然有这样卑劣的族群,而是震惊于陈景恪的狠辣。</p>

你和这个犹大到底有什么仇啊?</p>

竟然将人家给抹黑到这种程度?</p>

是的,大家普遍并不相信书上的内容。</p>

虽然我们华夏看不起蛮夷,可那也不是因为他们多么邪恶,而是因为他们愚昧落后。</p>

你这书里,将犹大描写的简直十恶不赦。</p>

世界上怎么可能会有这样的族群?</p>

肯定是他们得罪过陈景恪,所以他才会如此不要脸的抹黑。</p>

而且还将蒲氏和犹大放在一起,更是荒谬。</p>

锦衣卫去查蒲氏的原因,也终于有了。</p>

肯定是陈景恪干的。</p>

为了泼脏水,真是无所不用其极啊。</p>

对于读书人的看法,陈景恪并不理会,完全没必要。</p>

因为很快他们就会知道,这上面的东西都是真的。</p>

接下来,陈景恪给几个市舶司写信,以后所有的船只上都必须有这本书。</p>

每一个出海的船员,都要熟悉上面的内容。</p>

否则,不允许出海。</p>

这一下文官集团终于坐不住了。</p>

一开始陈景恪利用宗教、刊印书籍,去针对一个族群,大家还能装作没看到。</p>

哪怕他利用了锦衣卫去查,大家也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p>

现在竟然要利用行政系统强行推广此书,那绝对不行。</p>

一来是触动了行政系统的利益。</p>

二来我华夏虽然骄傲看不起蛮夷,可如此针对一个族群,也非仁者所为。</p>

但是,等他们拿此事弹劾陈景恪的时候,早有准备的朱标也拿出了一份调查报告。</p>

“这是锦衣卫的调查报告,《犹大书》上记录之事基本为真。”</p>

“背叛南宋,屠杀南宋宗室和士大夫的蒲氏,就是潜伏在华夏的犹大领袖。”</p>

“哗……”这下群臣不淡定了。</p>

赶紧接过调查报告看了起来。</p>

锦衣卫是得到了陈景恪指点的,跑到南方港口城市,找各个部族的胡人调查。</p>

得道的情报五花八门,有说犹大好的,也有说他们不好的,还有无所谓的。</p>

关于同一件事情,甚至能出现许多不同的看法。</p>

这是正常的,大家站的立场不同,接触到的信息也不同,看法也就千差万别。</p>

但锦衣卫将情报汇总之后发现,陈景恪之前说的那几次种族灭绝事件,都真实存在的。</p>

他们左右横跳,攀附一个又一个强者,也是真实存在的事情。</p>

至于蒲氏那边的情报……</p>

蒋瓛是个聪明人,很清楚上面想要什么样的证据。</p>

尤其是还得到了陈景恪的暗示,他自然知道该怎么办。</p>

于是,蒲氏的后人就供出了很多所谓的隐蔽信息。</p>

他们确实是大食国犹大,祖上迁徙大宋,想要在这里获得一块土地建国。</p>

只是华夏重农轻商,他们蹉跎几代人都未能如愿。</p>

一直到蒲寿庚时期,靠着钻营和犹大集团的支持,终于进入了官场。</p>

甚至一度成为参知政事——这是能左右军国大事的中枢高官。</p>

他们终于看到了建国的曙光。</p>

可惜南宋自身难保,他们眼见事不可为,就背刺南宋投降元朝。</p>

蒋瓛是审讯高手,更知道什么样的口供容易取信于人。</p>

他审问了很多蒲氏族人,拿到了很多口供。</p>

有些人的口供啥都不知道,有些人的口供乱七八糟,有些人的口供则说的比较有条理。</p>

但人就是这样,高度相似的口供,会怀疑是伪造的。</p>

杂乱的口供,大家反而觉得更加真实。</p>

文官们看到这份前后矛盾的口供,果然没有怀疑。</p>

并且很快就从这些口供里梳理出了有用信息。</p>

蒲氏确实是犹大……一切都是为了找一块土地建国。</p>

当这两条信息被确定,剩下的已经不重要了。</p>

此时,他们只有一个想法:犹大必须死。</p>

。</p>